原创 “最惨富二代”!两年斗争没600亿资产,第一西服品牌成僵尸企业
创始人
2025-11-17 00:10:51
0

11月3日,杉杉集团宣告破产重整方案被否。

在经历了债务危机和豪门内斗后,杉杉集团已元气大伤,如今重整方案又再生波折,杉杉的未来,仍扑朔迷离,充满悬念。

虽然集团深陷重整风波,但它的创始人郑永刚,却曾是浙商圈子里公认的大佬。

除了财富,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总能精准地预判时代的风口,并在行业巅峰时急流勇退,提前布局下一个赛道。

2020年,62岁的他再次进军LG化学偏光片行业,他将此次称为人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战”。

可壮志未酬身先死,2023年,郑永刚因为心脏病,突然去世。

两年后,他倾注了半生心血的杉杉集团,却因为债务危机和集团内斗,沦为了被人捡漏的“烂摊子”。

但大厦的倾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结局,也许早就有迹可循。

郑永刚曾因会收拾“烂摊子”工厂而出名,于是在1989年,他被当作“救星”派去了,负债一千多万的甬港服装厂。

郑永刚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亏损原因。

他发现,工厂一直在给外贸公司做代工。利润薄又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而且衣服的款式老旧、质量也差,很难卖出去。

郑永刚当即坚定了一个信念:必须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那品牌名称叫什么呢?

同年的某一天,郑永刚从窗口眺望,发现了厂院里的三棵水杉,挺拔高耸,临风而立。“杉杉”这个词顿时出现在他的脑中,品牌名称也由此而来。

品牌名称确定了,想要起死回生还得要改革。

但改革的钱从哪里来?厂里根本拿不出钱,郑永刚想去贷款也是碰了一鼻子灰。

无奈之下,他从妻子那里拿了3000块钱,用来买煤作为生产的能源,另外还借了3万元作为电视广告的费用。

当时,在电视台投放广告的服装品牌还是极少数,很多人都觉得太冒险。可没想到,广告一经播出就让杉杉一炮而红。

品牌走红后,杉杉陆续进入了各大商场。

除了线上的广告,郑永刚还想到了线下的宣传。他在商场门口放了几台洗衣机,现场洗衣服,当场烘干,结果西装却不变形,还像新的一样。

看得见的好品质和高频的广告曝光,迅速打开了杉杉的销路。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便将销量做到了全国男装第一,并在1996年,成为第一个上市的服装品牌。

1999年,郑永刚又做了一个创新。

他将生产与部分销售外包,自己则专攻品牌建设、产品设计和渠道拓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轻资产”模式。

这种“颠覆性”的模式,让杉杉短时间内,就在全国各地开了上千家门店。也让这个诞生在宁波的小品牌,成了无数男人走进职场的第一套西装。

上市后的几年,尽管杉杉一直处在巅峰,但郑永刚却判断,中国服装的市场没法再扩大了。于是开始寻找下一个,具有爆发性增长空间的产业。

别人劝他做房地产,他却说想要站着把钱挣了,更倾向于通过创造性的实业和技术以及产业升级来挣钱。

最终,郑永刚将筹码押在了前途未卜的锂电池上。

为了获取人才,杉杉集团在1999年,与鞍山热能研究院合作,并成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但前八年却一直在亏损,直到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爆发,锂电池需求激增。杉杉锂电业务的营收,终于超过了主业服装。

之后,杉杉在锂电和偏光片领域持续加码,2019 年,杉杉集团的营收突破600亿。

从负债一千多万,到营收600亿,郑永刚凭着自己的胆识和跨界战略,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

跨界锂电池的巨大成功,让郑永刚更加坚定“多元跨界”战略。

此后,杉杉迅猛扩张,跨界领域从高科技到医疗健康,从房地产到金融等等均有涉及,这些“杉杉系”的企业共计有几百家。

郑永刚的“壳王”称号,便由此而来。

但成也多元,败也多元。

一方面,“杉杉”本是靠服装起家,频繁跨界后,服装业务反而逐渐边缘化。

加上后起之秀雅戈尔、报喜鸟、海澜之家等企业的崛起,杉杉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服装盈利能力大幅减弱。

另一方面,多元化则意味着不断投入,市场的变化更是变幻莫测。

虽然杉杉在锂电领域吃到了部分红利,但当宁德时代、当升科技等新势力崛起后,杉杉的产品技术和客户绑定能力都慢慢被超越。

郑永刚看好的“偏光片“领域,行业门槛高、竞争残酷,核心技术被日韩厂商长期垄断。杉杉虽然投资了上百亿,但产品的良率和稳定性却一直上不去。

几条生产线同时进行,投入巨大、回本缓慢,让杉杉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光是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就有120.37亿,但杉杉的账面现金只有60.9亿。

这也为杉杉之后的崩塌,埋了一颗巨大的“雷”。

2023年,郑永刚的二儿子郑驹,成为杉杉新的掌舵人。

可局面并没有稳定多久,继母周婷用自己的继承人身份提出申请,让法院冻结了郑驹最核心的股权。

此后两年,母子二人在股权、董事会和控制权方面,扯起了长期的拉锯战,公司的管理陷入停摆。

银行和金融机构一看慌了,纷纷开始收紧信贷、集中追债,这也成了压死杉杉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4年11月,郑驹离开杉杉,股权清零,继母周婷接盘“烂摊子”,救场失败后又离场。

曾经辉煌的杉杉集团,最终在今年3月份,被强制破产重整,而今重整方案又被否,未来何去何从仍是一个未知数。

企业传承,是任何企业都绕不过的课题。杉杉用一场惨痛的内耗,给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

其一,公司的治理要去“个人化”。

比如杉杉集团的这场风波,虽然之前也负债,但是银行和金融机构,愿意相信郑永刚这个人。

但他去世后,不管是郑驹还是周婷都不具备他那样的能力和威望。银行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自然会紧锣密鼓地去催债。

之前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娃哈哈”同样如此,宗庆后曾经的“布鞋人设”,给娃哈哈带来了巨大的国民好感度。

但之后出现的私生子争权风波,却又让娃哈哈陷入了负面的舆论中,极大地影响了品牌的美誉度。

因此,当一个企业,过度依赖个人光环,就等同于将未来,压在了不确定的个人命运上。

其二,传承规划的缺失。

比如杉杉集团,因为没有提前规划,家庭背景又复杂,继承人们为了夺取企业控制权,陷入无穷无尽的内斗中,直接耗尽了企业的生命。

同样,如果传承安排不及时、准备不充分、接班人缺乏经验、管理依旧高度依赖创始人,往往就会在“创始人”与“下一代”之间出现断层。

比如曾经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钢铁企业——海鑫钢铁集团,创始人李海仓突然离世,作为独子的李兆会,还在国外读书。他没有时间准备,只能硬着头皮回来接班。

最终却因为管理经验不足,错判行业形势,企业在债务危机后,直接破产。

而新希望在传承这一方面就做得不错。

新希望创始人刘永好,先是让女儿刘畅从公司基层做起,在经过了长期的培养和历练后,才正式接任董事长。

并且还为她搭建了,新老搭配的班底,让管理学家陈春花,与她一起掌舵,从而确保了交接班的顺畅和公司的稳健运营。

可见,企业只有提早布局,系统规划,才能实现从“一个人的企业”到“一代人的企业”的跨越。

郑永刚曾经的梦想,是当一个将军。后来在商界,他开疆扩土,建立起一个600亿的商业帝国。

但真正的基业长青,不只取决于一代将领的雄才。再宏大的商业帝国,如果缺乏制度化守业,终将经不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END-

参考资料:

1.南方都市报:《创始人离世,公司陷家族内斗!最新消息》

2.都市快报:《杉杉集团进入破产重整》

3.南风窗:《正当牛掰,他突然去世》

作者:陈开心

编辑: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汽核心管理层敲定!透露下步战... 本文自南都·湾财社。 采写 | 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编辑 | 柴华 11月16日,广汽集团新一...
不到10万买“全能”紧凑型纯电... 在十万以内的纯电车市场,大部分车型均以城市代步为主,续航短、配置简陋,定位小型车,难以满足用户对空间...
不丑但也不运动:全新宝马 5 ... 引言:当运动图腾向市场妥协,全新 5 系的身份重构 在豪华中大型车市场,宝马 5 系始终承载着特殊意...
智己LS9是如何成为上汽旗舰的 为什么说LS9是智己,乃至上汽的旗舰? 说实话,这年头在汽车圈里,旗舰这个词是被滥用的。什么车出来都...
风云A9L光辉四驱版本全球上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11月15日晚,奇瑞风云A9L光辉四驱版本全球上市发布,四驱尊贵版超级置...
国产首搭三腔空悬 试驾岚图泰山 出品 | 搜狐汽车·E电园 摄像 | 余伟 后期 | 丁卓 主持人 | 张云乾 编辑 | 蔡欣宇 ...
东风睿立达省电达人故事系列(七... 在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上,东风股份以“乘东风 定乾坤”的磅礴气势,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战略规划与目...
央视“第一发布”首迎车企 长安... 11月11日,一场聚焦全球目光的汽车盛会在央视总部演播厅拉开帷幕。长安马自达携全球战略级新能源SUV...
原创 面... “高市早苗花式作妖!日系车在国内前景难测” “抵制日系汽车,做人要骨气!” “全民抵制日系汽车,让‘...
价值肯定 | 哈曼荣获金辑奖“... (来源:衡水日报) 转自:衡水日报 近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5第七届“金辑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