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通用汽车启动去中国化,计划清除供应链中 所有来自中国的零部件?
创始人
2025-11-13 21:47:15
0

一边加码中国市场,一边切断中国供应,通用这是要吃干抹净?

在新能源车还没彻底冷静下来之前,通用汽车先动手了。

他给全世界的供应商,甩出了一封——相当不客气的“清查通知”:未来两年内,所有中国元素,统统清除出通用的全球供应链。

彻底剥离如今已经摆在台面上:谁还在用中国供应商,谁就要考虑跟通用说拜拜了。

与此同时,通用在中国的新能源车业务却风生水起,销量刚刚创下季度新高,别克品牌宣布全面电动化,甚至高管都在公开场合大方承认“从中国车企那学到了很多”。

通用到底在干什么?

很多人听到“去中国化”这四个字,第一反应是:“通用是不是要退出中国市场?”

从通用传出的内部指令来看,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所有为北美市场和全球出口车型供货的零部件,不能再使用任何来自中国的原材料、技术或中间环节。

供应商被要求最迟在2027年前完成这一转型,部分关键环节甚至要提前一年完成。

这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写进合同、写进采购协议、写进生产规划的硬性要求。

而且,这事不是突发奇想。据一位接近通用供应链管理的消息人士透露,早在2024年年末,通用内部就已经在组织多批次评估会议,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度”进行分类打分,列出了一个“高风险清单”,涵盖从电机核心磁材、电池原材料到芯片模组、车载通信模块等上百种关键零部件。

真正让这事加速落地的,是2025年春季的中美贸易战升级。

当时,美国对中国出口的电动车、电池及配套材料加征新一轮关税,商务部也宣布对部分稀土材料实施出口管控。这直接触动了通用的底线:再不做准备,哪天政策一变,北美工厂就可能被“卡脖子”。

于是,通用不再犹豫,直接启动供应链“去中”计划。从"可替代"的塑料件、线束到"难替代"的稀土磁材、半导体模块,全线推进。

这就像是一场动脉手术,不是切个阑尾那么简单,而是对整个供应系统的血脉进行再分配。动一下,牵一发而动全身。

很多人误以为通用是“为了省钱”才用中国零件,现在“愿意花钱”就能换掉。但其实,问题压根不是钱的事,而是能力的事。

中国制造,不是“谁都能替代”的便宜货,而是全球汽车产业链中技术成熟度最高、配套最完整、交付最稳定的核心供应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稀土永磁体。别以为它听起来只跟高科技沾边,实际上每一台主流电动车的驱动电机,都离不开它。

而全球超过90%的稀土磁材深加工能力,掌握在中国手里。你想“靠近本地化”去欧洲、去墨西哥造?对不起,原料你还是要从中国买。

再说电池原材料,比如石墨、氢氧化锂、电解液、隔膜,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都超过了65%。

更关键的是,中国供应商不仅规模大,良品率高,交付周期短,还形成了高度整合的产业带。这不是哪家东南亚工厂说建就能建起来的。

而且,中国供应商在智能化方面也很难被替代。语音控制、车机导航、信息娱乐系统、远程OTA更新……

这些看起来“偏软件”的功能,其实背后也有大量硬件适配和算法优化。中国车企在这些方面的探索早就走在前面,通用自己也知道——不从中国学,根本追不上节奏。

所以你看,通用这波“去中国”,不是想换个供货商那么简单,而是要把一整套产业链从中国“挖”出去。你可以说这是反应快,也可以说是战略敏感,但肯定不能说这容易。

既然要“断供中国”,总得有备胎吧。通用也不是没想好,他们现在重点筛选的几个替代区域,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印度和东南亚。

先说墨西哥。这是通用最理想的替代地。地理位置近,劳动力成本相对低,而且符合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原产地规则,可以规避一系列进口关税。

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吸引了不少中国和韩国供应商投资设厂,比如电池壳体、车灯模组、塑料件、车身钣金等中低端产品已经逐步本地化。

但问题是,墨西哥缺乏高端制造能力,比如车规芯片、电机磁材、先进驱动控制器这些,通用目前还找不到靠谱的“非中国”替代方案。

再看印度。这个国家在芯片代工、软件开发方面有潜力,但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上仍属“初级玩家”。

很多国内车厂在印度设厂后都面临产能爬坡慢、质量控制难、物流成本高的问题。通用要在两年内把关键零部件转移到印度,基本不现实。

说到底,中国的产业链优势,不是“人多”造出来的,而是几十年硬件积累、资本投入和技术演进的结果。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建厂,但你无法复制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

而且,就算通用真的大手笔砸钱去搭建新的供应体系,成本问题也会立刻浮现。

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报告,这种大规模供应链转移可能在初期增加30%~50%的运营成本,最终反映在整车售价上,可能会让北美市场新车价格上涨5%~15%。

消费者能接受吗?投资人会满意吗?这是通用必须面对的现实。

整个国际汽车圈,现在都在搞供应链“去风险化”。特斯拉在田纳西州建LFP电池厂,福特被迫重新评估其稀土依赖度,丰田也在思考如何分散电池原料采购。

这一切都说明:汽车行业已经从“性价比思维”切换到了“风险控制逻辑”。

但“去中国化”这条路,真的能走到底吗?

目前的情况看,很多所谓的“脱钩”其实只是“表面脱产”,背后还是绕不开中国。比如把组装厂迁到越南,但原材料还是从中国走;把电池工厂搬到印度,但关键设备还是中国产;甚至很多美国本土的新能源项目,背后的技术团队还是从中国“挖”过去的。

更重要的是,全球车企已经深度融合在一个平衡体系中。你一家公司“去中”,可以;你整个产业链“去中”,那就要面对技术空缺、成本飙升、供应不稳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通用这次去中国化,不是一次简单的供应调整,而是一次带有浓烈的战略豪赌。

它赌的是中美关系不会缓和,赌的是替代产能能在短时间内跑起来,赌的是消费者能接受更高的成本,赌的是自己能把“技术从中国学来”,但不再依赖中国。

它既不是对中国市场的否定,也不是对中国制造的不信任,而是对国际走向的担忧。

这种战略“双轨制”,想在赚钱和去风险之间保持平衡,听起来聪明,但执行起来代价极高,时间紧迫,变量太多。说实话,赌赢了,那通用可能会成为整个行业的“风险转型教科书”;赌输了,也可能成为重组失败的“典型反面案例”。

但不管成不成,这事已经在路上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月销降至3000辆,长城欧拉撕... 来源:国际金融报 推出欧拉5的背后是欧拉品牌应对业绩下滑的战略自救,该品牌的业绩波动直接影响着长城汽...
ZEMIC BM24R-C3-... 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此...
双积分政策收紧!车企如何靠新能... 一、双积分政策收紧背景:新能源正积分价值凸显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别再让新能源“只闻其名”!新能...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电早已不是遥远的概念——马路上跑的电动车依赖它,家里的电灯电视消耗它,企业的...
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实... 一、3.3秒破百的狂暴体验: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深度评测 在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Model ...
原创 2... 11月10日,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商用车展: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CCVS,亦被称为武汉车展)在武汉...
年营收近6亿,净利三年翻番!又... 在照明行业向智能化、场景化转型的浪潮中,汽车照明作为高端应用赛道正迎来技术革新热潮,而通宝光电的北交...
盯上“车”了!中国移动为何执意... 最近,中国移动又出手了!其旗下 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正式参投新石器无人车D轮融资,而这家自动驾...
全市多部门联合启动汽车流通领域... 本网讯(记者赵可会)近日,我市多个部门联合发布《承德市汽车流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智己LS9上市会媒体群访:上汽... 时间:2025年11月12日 地点:上海久事体育场馆旗忠网球中心 受访嘉宾: 刘 涛 智己汽车联席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