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被卖、巨亏100亿,又一汽车巨头扛不住了!
创始人
2025-11-13 03:39:41
0

曾经有多辉煌现在混的有多惨?

日产曾全球年销577万辆,如今,半年亏2000亿日元,连总部大楼都卖了。

事实上,去年起关于日产“坠落”的喧嚣声就从未停止过。

全球裁员2万人、削减20%全球产能关闭全球7家工厂、高管集体降薪50%......留给日产的时间只剩一年?!

站在破产边缘的日产,原本有机会与本田组成“难兄难弟”的“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组合。

可惜,本田从一开始,就是想“落井下石”,借机吞并日产,把其变成自己的子公司,所以这场联姻早已注定了会悲剧收场。

只是,本田还未怎样,日产却逐渐日惨”,业绩一日还比一日“惨烈”。

最新半年报显示,日产净亏损超2200亿日元;不得已之下,日产把总部大楼卖了约970亿日元,用以“回血”。

当然,日产自救”不止现在这些,还想在未来“抢救”一下。

日产决定在中国市场再投入100亿研发,2027年前推10款新能源车型……但是,日产的复兴能成功么?

01

日产的危机警报,越拉越响了。

前不久,日产汽车宣布将以970亿日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其位于横滨市的总部大楼及土地。出售后,日产以租借的形式继续使用该建筑。

知道日产现在很惨,没想到居然会“惨”到把总部大楼都给卖了。

这座大楼,不仅承载着日产的品牌记忆,更见证一个时代巨头的挣扎——日产正深陷财务困境

是的,日产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半年报(4月至9月)显示,公司净亏损高达22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而年同期为盈利192亿日元,这也是日产五年来的首次半年报亏损。预计全年经营亏损将达2750亿日元。

据悉,美国的高关税政策给日产汽车带来巨大压力,可能会给日产汽车带来4500亿日元损失,所以它的资金需求极为迫切。

雪上加霜的是,日产全球销售持续低迷。

财报显示,日产期内全球销量同比下跌7.27%148万辆,中国、日本两大核心市场销量跌幅分别高达17.6%16.5%

填补亏损黑洞,日产打出资产变现+产能收缩+人员优化组合拳,具体包括出售其日本横滨总部大楼“断臂求生”,启动“Re:Nissan”转型计划其力度堪比当年的戈恩复兴方案,核心措施包括在全球关闭7家工厂、裁员2万人以及目标降本5000亿日元

由于公司业绩不振,再加上与本田的合并谈判破裂,日产前社长内田诚早在3月底就已经辞职新任CEO埃斯皮诺萨正推行着日产的激进重组计划,以期在2026财年恢复盈利。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也许说的就是日产现状

02

日产过往的光辉早就像入夜后的夕阳,只剩一抹微弱的残灰,人们要用尽全力才能在脑中留存那依稀的形象。

日产汽车曾经是技术狂,为了追求精湛的技术,不惜成本,一度被尊称为“技术日产”。

1980年,日产汽车提出901计划,也就是在1990年代,造出世界第一的车型,让日产汽车的技术站在世界顶端。

随后,RB系列发动机横空出世,VQ系列发动机也是领先对手,初代 GT-R更是在日本赛场上所向披靡,创造了50场连胜的纪录。

1989年推出的R32 GT-R是日产跑车性能技术的集大成者,包揽各大赛事冠军,被《头文字D》等作品称为“山路战神”。

R34GT-R最成功的车型,不仅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中大放异彩,甚至成了各国车迷争相抢购的对象。

可惜,这款承载着无数车迷情怀的传奇跑车,“日产工程技术的集大成者”前不久也停产了,最终以近4.8万台的产量为18年辉煌生涯画上句点。

而作为日本曾经的第二大汽车巨头,日产的公爵车曾全面超越本田、丰田车型。

但却因为负债太多,研发费用太高,最终却不得不靠一个欧洲人逆天改命。

1991年到1999年,日产汽车连续7年亏损,负债一度超过2万亿日元,难以为继的日产汽车,濒临破产。

当时福特、戴姆勒等老牌巨头都想过接手,但看了看复杂的情况和巨额债务,都没敢接手这个烂摊子。

最终,一个拥有巴西、黎巴嫩、法国三国国籍的男人,卡洛斯·戈恩出现了。他既是法国雷诺副总裁,又出任了日产CEO,一手促成雷诺—日产联盟,带领日产走向复兴。

2016年,日本三菱汽车被爆油耗造假,陷入困境。戈恩像荒原中的野狼一样精准出手,促使日产收购三菱34%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至此,横跨欧亚大陆的戈恩帝国—“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诞生了。

2017年,戈恩帝国汽车销量超越丰田,成为仅次于大众的全球第二大巨头。

可惜,2018年戈恩在与日产的权利恩怨争斗中败北,最终仓皇逃出日本。

03

而且,戈恩主导下的日产汽车,整体战略很激进,为追求市场份额大搞扩张。在欧美市场,日产喜欢靠大幅降价来抢占市场,忽视了品牌形象和利润,导致其汽车工厂产能过剩。

成也萧何败萧何,就拿日产的“爆款”车型轩逸来说。

2020年到2021年,日产在中国最畅销的汽车是轩逸,这一款车型就占到日产汽车中国区销量的半壁江山。

直到今天,轩逸的年销量依然有30万台左右。虽然不是销量最高的汽车,却稳居燃油车型第一名。

对于日产汽车来说,轩逸在中国畅销18年是好事却同样也是坏事

从好的方面看,轩逸凭借优秀的性能、舒适性和可靠性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展现了一家车企的长期主义和一款车型的生命力。

从坏的方面看,日产汽车在中国的产品布局上后继乏力,容易给消费者造成缺乏创新能力的印象。

虽然日产汽车先后推出了超混电驱轩逸、全新轩逸、轩逸经典,组成全新轩逸家族,满足多样化的用车需求,不过只是旧瓶装新酒罢了。

日产现在的日子不好过,连续2个季度出现亏损,上半年在本土被铃木超越,掉出日系车前三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其全球销量的持续萎靡,尤其是在中国市场,2024年销量较2021年近乎腰斩,以致于跌出全球车企销量前十榜单,怎一个字了得。

据英国全球数据公司统计,2024年日产在美国的工厂运转率为57.7%,在中国的工厂运转率为45.3%,在日本的工厂运转率为56.7%,均远低于汽车行业普遍认为的盈亏平衡点80%

日产当前的挣扎,是传统车企在全球市场格局剧变、技术路线更迭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背景下生存挑战的一个缩影。

04

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彻底了日本车企“骄傲”

2024年,日系车除了丰田还勉强维持外,其它日系品牌都节节败退。电动汽车更是被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特斯拉压制,业绩几乎腰斩。

2025年上半年,本田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31.52万辆,同比下滑24.2%;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27.96万辆,同比下降约17.6%

时移世易,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大争之世。

对于所有车圈玩家而言,欲争世界,必争中国。

如果说过去的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确会造就一批难以撼动的寡头。

那么到了智能电动车时代,随着游戏的玩法被彻底推翻,燃油车时代的霸主正在纷纷被掀翻。

国产车更懂国人,更能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国产新能源车逐渐占领了用户的心智高地

比配置比动力比舒适感,日产跟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值得一提的是,价格不再是国人买车时的第一考量,安全、性能、舒适度......都排在价格之前。

中国消费者早已从"买车看价格"升级到"买车看价值"。当国产品牌在配置、智能化、空间、设计等方面不断进步,日产曾经的优势就被迅速蚕食了。

时代变了,国人现在有了更的选择,国产车也许更适合。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接近1800万辆,占比超过65%;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同比增长35.5%,高达1286.6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51-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27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贡献近半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1650万辆

10月,全国新能源车销量超170万辆,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一半,达到51.6%

出口方面,1-10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市场份额稳固在70.2%的高位,意味着每卖出10辆乘用车中就有7辆是中国品牌。

不难发现,新能源车的大势裹挟下,属于中国车辉煌的时代来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广汽埃安于11月16日正式推出AION i60,这是品牌首款同时提供增程与纯电两种动力形式的车型,共...
30万智己LS9突袭引爆市场,... 11月4日,智己LS9开启预售,首发两个超级增程版本,分别为52 Ultra版本和66 Ultra版...
10.98万起的SUV 埃安i... 紧凑级SUV再添新成员。 11月16日,广汽AION旗下一款全新紧凑级SUV——AION i60正式...
星光座驾护航光影盛宴:问界M9... 近日,第3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盛大举行,黄晓明、吴慷仁等众多明星的惊艳亮相,让红毯时刻成为万...
长安马自达EZ-60引领质电新... 如何让一款新能源车获得全球市场的认可?答案或许就藏在长安马自达EZ-60的首次公开亮相中,特别是在中...
原创 2... 2026年1月1日,我国将迎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变革——国七汽油全面上线。作为国六b的升级版,国七汽油不...
原创 保... 曾几何时,保时捷是无数人心中“成功”的代名词。男人梦想着拥有一辆911,女人把卡宴视为人生目标。可谁...
国产PDM系统推荐,和PLM怎... 在当今这个“万物皆可数字化”的时代,制造企业里最令人头疼的事儿,莫过于那堆积如山的图纸、版本混乱的B...
国产PDM系统推荐,不想上全套... 在咱们这个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少企业都遇到了一个“成长的烦恼”。公司规模不大不小,研发团队十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