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小区充电站碰到老张,他那台开了五年的比亚迪唐,插枪前特意给我看仪表盘——满电续航还能有480多公里。要知道这可是当年标称500公里的车型,我当时就惊了,比我邻居那台三年就掉了近百续航的某新势力靠谱多了。
真的,买电动车最让人揪心的就是电池,毕竟换块电池小几万,比油车保养贵多了。我特意拉了个车友群做调查,翻了上百条真实反馈,发现五年这个节点特别关键,有的车还跟新的似的,有的却只能当“买菜代步车”用了。
先说说比亚迪,群里反馈最集中的就是它。除了老张,还有个开秦PLUS的姑娘,2020年提的车,现在每天通勤来回60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她跟我说,冬天续航会掉点,但夏天基本能恢复到新车的九成五以上。说实话我之前总觉得比亚迪内饰一般,可就这电池耐用度,不服不行。有个做电池检测的朋友偷偷告诉我,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是真有东西,前三年衰减慢得几乎感觉不到,第四年才开始有轻微下降,五年下来普遍能保持在85%以上。
再聊聊特斯拉,这牌子争议挺大的。我表弟开Model 3刚好五年,他那车当年落地三十多万,现在满电续航从445掉到了390左右。他倒挺佛系,说平时开快充多,能接受这个衰减。但群里有个较真的车友,特意去服务中心测了容量,结果显示衰减12%,刚好卡在官方质保的临界值上。你说巧不巧?不过特斯拉有个好处,低温衰减控制得不错,去年冬天零下十几度,表弟说续航掉得比小区里的小鹏少多了。
说到小鹏,我想起前同事李姐的遭遇。她2019年买的G3,当时宣传得多好,结果第四年开始续航肉眼可见地掉,现在满电只能跑280公里,比标称的351差了一大截。她去售后问,人家说属于正常衰减范围,气得她直吐槽。不过群里也有开小鹏P7的车主说自己的车衰减不到10%,这就有点迷了,难道是早期车型的问题?
这里插一句,电池衰减真不是只看品牌。我邻居那台某新势力,当年抢着提的“网红车”,现在五年过去续航只剩一半。后来才知道,他天天用小区的直流快充桩,而且每次都充到100%,夏天还总把车停在太阳底下暴晒。上海质监院有数据说,经常快充加暴力驾驶,一万公里衰减能到5%以上,正常用才1%-3%,这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再说说广汽埃安,可能不算最火的,但群里有个开AION S的出租车师傅,车开了五年跑了二十多万公里,现在电池衰减居然才15%。你没听错,二十多万公里!师傅说他都是慢充为主,充到90%就拔枪,保养也从没落下。这就说明,再好的电池也得养,跟养车一个道理。
哦对了,还有蔚来,换电模式确实解决了衰减焦虑。群里有个开ES6的老板,四年换了三次电池,每次换完都跟新车一样。但他也吐槽,换电权益到期后成本不低,要是家用车长期开,还是得看电池本身的耐用性。他说他另一台备用的蔚来ES8,没怎么换过电,五年衰减大概11%,表现中规中矩。
刚才说错了,不是所有新势力都不行。群里有个开理想L9的,虽然是增程式,但电池部分也用了五年,现在纯电续航还能保持在170公里左右,比标称的188公里差不了太多。他说平时就用纯电通勤,周末长途才用油,电池压力小,衰减自然就慢。
总结下来发现个规律,那些电池耐用的车,往往不是靠宣传多花哨,而是在细节上做得好。比如比亚迪的电池温控,广汽埃安的防护技术,还有特斯拉的算法优化。反倒是那些只顾堆配置的品牌,电池管理往往跟不上。
我现在自己换车也把电池耐用性放第一位了。毕竟谁也不想刚还完贷款,就得为换电池发愁。群里有个老司机说,他判断电池好不好,就看前两年的衰减情况,要是新车前两年就掉了5%以上,那五年后肯定好不了。这话我觉得挺有道理。
你们身边有没有开了五年还很能打的电动车?或者踩过电池衰减的坑?我这整理的都是真实车主反馈,肯定比那些车企宣传靠谱,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让想买车的朋友少走点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