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ICET:商用车应用场景电动化评估报告(2024)
报告共计:39页
《商用车应用场景电动化评估报告(2024)》核心总结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商用车电动化成为交通领域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北京市朝阳区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的《商用车应用场景电动化评估报告(2024)》,通过构建科学评估体系,对14类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的电动化潜力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显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逆势增长,2021至2024年在整体商用车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保持上升态势,成为行业新增长点。但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其电动化进程受政策、市场、技术、补能、环境五大因素影响,不同应用场景的可行性与潜力差异显著。
评估结果表明,城市配送(货拉拉、快递等)、场外固定线路短途运输、短途集疏港运输等场景电动化表现突出,位列综合得分前列。这些场景具备短途、高频次、线路固定等特点,电动车型在续航适配、补能便利度和经济性上优势明显,且政策支持与市场接受度较高。其中,城市配送场景因TCO平价时间短、商业化应用成熟,成为电动化推广的标杆领域。
相比之下,干支线运输(快递快运、冷链运输等)、场外固定线路中长途运输等场景电动化进展滞后,综合得分靠后。这些场景受限于续航能力不足、补能设施不完善、购置成本高昂等问题,尤其是中重型车型在长距离、高负载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与燃油车仍有差距,补电时间对作业效率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报告构建的2024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优化指标分类与权重分配,更贴合行业发展实际。新增市场占有率、续航能力指数等定量指标,将车辆载货能力转为定量指标,体现了行业对数据支撑和实际运营需求的重视。
展望未来,商用车电动化需聚焦技术突破、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完善、场景化产品开发和数据驱动决策五大方向。随着电池技术迭代、补能网络完善及政策协同发力,商用车电动化将逐步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加速实现全场景低碳化转型,为交通领域绿色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各场景电动化潜力排名表?清晰呈现14个场景的得分、排名及核心优劣势,方便快速查阅对比。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