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作者|胡耀丹
11月5日,“史上最聪明的奔驰”全新纯电CLA上市。这是奔驰首款与中国科技公司如字节跳动、Momenta等合作打造的车型,也意味着其在华正式开启新篇章。
“全新奔驰纯电CLA所搭载的全新技术架构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我们将继续融合‘奔驰标准’,与‘中国速度’及全球创新,打造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奔驰产品。”10月31日,在梅赛德斯-奔驰第13届中国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上,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佟欧福说。
在创新融合的同时,奔驰始终坚持自身的战略定力。这一点在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上被充分展现。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所有企业面临的压力,每家企业都必须适时调整。但我认为,无论采取何种调整措施,都必须坚定不移地恪守初心,不能因为竞争就抛弃战略目标。”佟欧福表示,在各个领域都会遇到平衡与取舍的问题。回归到两个根本问题:奔驰的战略目标是什么?长期愿景是什么?就是实现零排放出行。
围绕着零排放出行,“奔驰标准”“能效标杆”“经久耐用”“可持续发展”,仍是奔驰打造产品的基本理念。但在此基础上,奔驰在华还要持续“转变”。
“(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虽然在短期可能带来额外的成本,但长期看确可以带来更多价值。因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创造更多价值并不冲突。”在可持续发展对话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柏睿凯 (Jörg Bartels)说。
可持续发展包括公益项目、全产业链脱碳、社会责任体系化建设等内容。
最典型的一项工作是绿色制造。如北京奔驰工厂内广泛铺设的太阳能光伏装置,为生产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截止2025年9月,其光伏覆盖面积扩展至约43.9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提升至88.8兆瓦;绿色能源满足了北京奔驰超过80%的用电需求。近期,北京奔驰前驱车工厂获得《ISO 14068-1:2023实现碳中和核查声明》,是中国汽车行业首家获此认证的工厂。
“截至2025年6月,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几乎所有的生产供应商都已经签署了‘愿景意向书’,承诺践行碳中和目标。”佟欧福说,在严格遵循“奔驰标准”的前提下,奔驰将携手本土供应商与伙伴共创更多高质量解决方案。
其次是社会公益。18年前,奔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在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了公益合作,并终身认养了6只大熊猫宝宝。其也参与故宫文物保护工作,支持通过专业技术修复古建筑。其“安全童行”项目已惠及全国210所学校、超26万名学生。
当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细节远不止于此。“基于这一最终目标,以终为始,我们审视每一款产品的开发、每一项投资的布局,确保所有工作都朝着这一方向持续迈进、日益精进。”佟欧福以全新奔驰纯电CLA为例,从空气动力学到材料使用、技术搭载、投资重点,都是围绕零排放出行进行全局考虑。
那么,看似是短期成本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带来长期价值?又如何被消费者看到、重视,形成竞争力?
佟欧福举了一个“触手可及的例子”。“CLA的核心设计理念之一就是力求打造能效标杆,因为高能效可以极大提升续航表现,也会减少能源消耗,对于客户来说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表示,这体现在用电更少,用车成本更优,产品经久耐用,车辆使用周期更长等方面。
佟欧福认为,消费者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也在日益增强。在选购汽车这类大宗商品时,他们首先期待产品具备持久耐用的品质。同时具备高能效、低能耗,降低用车成本。在安全方面,在每一款新车型在上市之前,奔驰会进行多达15000次碰撞仿真模拟。
“践行ESG和企业社会责任是我们长期的承诺,不会因为市场变化而动摇。”佟欧福说。
刚刚上市的CLA,成为“奔驰标准”融合“中国科技”的首款产品。在这一“融合”背后,奔驰正在与诸多中国科技企业不断“磨合”。
“比如我们与Momenta的合作,他们的创始人曹旭东坦言,最具挑战的环节就是奔驰提出的功能安全标准——这在他过去的汽车行业经历中从未遇到过。”在分享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的小故事时,佟欧福说。
“奔驰标准”遇上中国科技企业,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一是对安全的要求。佟欧福介绍,在开发CLA过程中,奔驰累计投入达数亿元人民币,碰撞测试了180台车,测试了车辆安全、电池安全、功能性安全及电磁兼容性安全等指标,并反复调校动力、底盘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
比如,智驾要解决“人机共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11月5日,在CLA上市前的采访中,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表示,智能驾驶往往会与驾驶者“抢方向盘”,而奔驰在设计时则允许用户接手做出调整,系统也不会自动退出,待用户接管完成后系统继续完成接管。
实际上,智能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伴随着智能化功能上车,车机系统稳定性也多次经受考验。据媒体报道,近几年,凯迪拉克、奔驰、路虎等品牌都曾遭遇过车机“黑屏”。但是,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类似情况正逐渐减少。
二是在数据层面上的隐私保护。
“我们对数据安全也高度重视,智能座舱最大化保护数据隐私。”“对梅赛德斯-奔驰而言,无论引入何种创新技术,我们都将严格确保数据安全的合规性。”佟欧福举例称,在奔驰车上,驾驶员和乘客无需遮盖车内摄像头。因为奔驰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车内数据应留存于车内。
值得一提的是,佟欧福还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方面发展迅猛,但是,某些极具吸引力的创新理念,其解决方案可能在数字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存在隐患。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赢得客户信任的基石。即便这样做可能意味着某些颇具吸引力的功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落地,但我们仍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佟欧福说。
作为“汽车发明者”的奔驰,正在努力成为“汽车进化者”,并且是走在前沿的“进化者”。总体来看,奔驰的“进化”态度是:可以慢,必须稳,尽可能地快。
“如今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让我对‘中国速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里,我们所推进的各项事务,规模更大、节奏更快。这一切仍令我印象深刻。”佟欧福表示,奔驰将继续融合“奔驰标准”,与“中国速度”及全球创新,打造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奔驰产品。
中国合作伙伴、中国创新带来的技术,将不止服务于中国市场。“这些源自中国的创新,不仅服务于本土市场,还能为我们的全球业务注入了新的灵感与动力。”佟欧福举例称,奔驰在其他市场的泊车辅助驾驶就是以中国方案为基础,再针对欧美等地的监管要求进行适配。
与奔驰类似,宝马汽车、大众集团等国际巨头,也正结合中国技术与企业基因,进行一场艰难的“进化”。这场竞赛,正无声地加速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