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这几年日子真不好过,背着上万亿的债,全球车市又这么乱套,搞得人直呼看不懂。
尤其是今年,欧洲车企集体喊疼,大众作为老大哥,债务堆到4000亿欧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得3万亿出头,这数字一摆出来,立马让人联想到恒大那场大崩盘。
大众集团这债务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得从头说起。早在2015年柴油门那会儿,就已经挖了个大坑,美国环保局查出他们作弊排放,罚款加赔偿直接砸了300多亿欧元。
那时候集团赶紧补窟窿,借了一堆钱,短期看着稳住了,可利息一滚雪球似的,越积越多。到2020年疫情一闹,全球供应链卡壳,工厂停工,销量直线掉,大众的现金流就更紧张了。
欧洲车市本来就靠出口吃饭,美国加关税,中国市场竞争又猛,他们的燃油车卖不动,电动车转型又花钱如流水。
今年2025年,情况更糟。3月份,保时捷控股——大众的最大股东——就爆出2024财年亏了200亿欧元,这消息一出,股价应声而落。
10月底,欧洲媒体报道,大众2026年可能面临110亿欧元的现金缺口,够吓人了。集团总债务维持在3000亿欧元以上,加上养老金和租赁义务,算下来净债务率高得离谱。
分析师直言,这不是小打小闹,集团得赶紧瘦身,关厂裁员已经在路上。中国市场他们占了大头,但电动车份额被比亚迪和小米抢了不少,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只微增1.2%,北美还下滑了。
跟恒大比呢?恒大是地产泡沫戳破后爆的,大众则是汽车行业从油转电的阵痛。但俩问题都出在杠杆太高。
恒大靠高息借钱狂拿地,许家印那时候野心大,销售额冲到3730亿,可债务也飙到2万亿多。结果2021年流动性危机一来,供应商堵门,项目烂尾,2024年1月香港法院直接下清盘令。
许家印本人2023年9月被深圳警方带走调查,罚了4700万,还终身禁入证券市场。恒大这案子到现在,600万业主还在等补偿,境外债重组搁浅,资产拍卖走得磕磕绊绊。大众呢,虽然没到那地步,但债务结构类似,高息债占比不低,利率一升,压力就翻倍。
马斯克的评论听着像火上浇油,但这家伙一向爱怼传统车厂。早在2021年,大众CEO迪斯上X第一天就说要抢特斯拉市场,马斯克回怼说迪斯干得不错,可现在风水轮流转。
2025年11月4日,马斯克那条帖文一发,配着沃尔夫斯堡工厂的图,直指“大清算”,评论区炸锅,有人拉恒大旧闻,有人担心大众会不会分拆。
马斯克自己特斯拉也背债,但人家电动化早起步,2025年交付量破200万,市值稳在前列。这对比一拉开,就显出大众的尴尬:转型投资上千亿欧元,可软件和电池链还跟不上,ID系列卖得慢,利润薄。
说到底,大众的债不是天灾,是人祸加行业变局。柴油门留的后遗症没清干净,疫情又添乱,现在电动浪潮一来,传统优势全没了。集团高层布鲁姆上任后推成本控制,关德国厂、裁1万岗;
这些招儿听着狠,但不这么干,现金流真扛不住。投资者现在最怕的,就是债务到期潮,2026年有上千亿要还,融资环境又紧。要是市场再凉,大众真可能步恒大后尘,资产被债权人盯上。
汽车圈这两年,电动化就是主旋律,谁慢一步谁吃亏。大众作为全球老大,年销千万辆,可燃油车占比还高,转型压力山大。2025年,他们的MEB平台投了数百亿,茨维考工厂产ID.3和ID.4,可销量没预期高。
欧洲补贴退坡,美国IRA法案门槛高,中国本土品牌价格战打得凶,大众夹在中间,毛利率掉到5%以下。布鲁姆在财报会上直说,关税和芯片短缺是杀手,今年Q3亏损15亿欧元,保时捷品牌减值就占大头。
恒大那边,多元化也失败了。许家印从地产冲到足球、新能源,2018年砸钱法拉第未来,2020年恒大健康上市,可技术没跟上,债务雪上加霜。恒大清盘后,新能源汽车资产被拍卖,买家挑挑拣拣,回收率低。
大众好歹有奥迪、保时捷这些金字招牌,2025年Q1交付微增1.5%,欧洲EV销量涨37%,挪威市场还行。但北美下滑明显,ID.4关税一加,价格竞争力弱。集团跟Rivian合作软件,7月深化协议,可这事儿短期见效难,投资又得烧钱。
马斯克的“大清算”听着狠,但点出个事实:行业洗牌在即。特斯拉不光卖车,还卖电池和软件,生态闭环,大众还得从头学。2025年全球EV渗透率超30%,大众目标到2030年电动化100%,可路子窄。债务高企下,融资贵,银行看风险收紧信贷。
比起恒大,大众有政府背景,下萨克森州持股,欧盟也给补贴,但这不等于万能药。许家印的教训摆那儿,高杠杆扩张,忽略风险,早晚出事。大众现在得学聪明,专注核心,甩掉包袱。
全球车市这盘棋,地缘因素也搅局。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就没停,2025年特朗普上台,关税可能再升,大众美国厂成本飙。英国脱欧后,供应链乱,布里斯托尔物流还卡着。疫情余波在,芯片荒断断续续。恒大是国内地产调控收紧爆的,大众则是国际环境多变。
俩案子都提醒,企业不能光看眼前利,别把债当成救命稻草。马斯克自己也说过,特斯拉差点破产三次,靠创新翻身。大众要活,得加速电动,降债瘦身,不然真清算不远。
大众现在不是没路子,关键看执行。集团2025年9月下调全年预测,经营回报只2-3%,但也宣布电池投资加码,萨尔茨吉特厂扩建,跟北汽深化合作。
中国市场他们不放弃,天津厂关了,转出口导向,港口车船忙活。软件栈升级,ID系统迭代快,虚拟测试省钱。布鲁姆强调,与Rivian联手,能补短板,预计2026年见效。可债务重组得抓紧,20亿欧元贷款展期在谈,银行要看资产质量。
恒大清盘进程慢,2025年8月港股退市,许家印隐藏资产被挖出23亿美金,法院追责。业主维权潮,社区到处是通知,回收资产拍卖,足球俱乐部剥离。
许家印罚单落地,家族信托变现还债,这结局够惨。恒大教训是,多元化别乱冲,地产本行都守不住。大众有品牌护城河,奥迪Q8卖稳,保时捷911热,慕尼黑厂转得欢。2025年,他们计划卖非核心资产,现金回笼,降到2000亿欧元债水平。
说白了,这场债危机是警钟。企业别贪快,杠杆用对地方。恒大倒在地产泡沫,大众卡在电动弯道,但俩都得面对现实:市场变了,适应或淘汰。投资者现在观望,股价低谷抄底机会?普通人买车时,多想想背后的债,别光看配置。车市这潭水深,搅和几年才清。
恒大那边,结局定了,清算人追债,资产碎片化,许家印禁业,地产圈人人自危。王健林万达也瘦身卖资产,行业寒冬长。许家印从首富到阶下囚,野心没匹配能力。大众布鲁姆务实,关厂虽狠,但保现金流。2025年10月,集团工会谈妥,裁员包补偿,社会稳定。
全球看,车企分化加剧。特斯拉市值万亿,Rivian小而美,大众得转型成科技公司。马斯克X上活跃,怼人带节奏,但特斯拉债也高,2025年2月银行甩卖Twitter债尾款,他回购12亿。行业共性,创新是王道。马斯克扎心话,行业需要。未来咋样,时间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