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网络曝光了河南当地一家颇具知名度的汽车4S店突然“跑路”的突发事件。通过现场画面与车主采访,还原了门店空无一人、消费者维权无门的现状,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对汽车消费安全的广泛关注。
据视频披露,涉事4S店在当地经营多年,凭借品牌授权资质与较大的门店规模积累了不少口碑,不少消费者正是冲着其“正规靠谱”的形象选择在此购车。然而10月下旬,多位车主按约定前往门店提车、办理上牌手续,或进行车辆售后保养时,却发现门店大门紧锁,玻璃门上未张贴任何停业通知或联系方式。透过玻璃门可见,店内办公用品杂乱散落,此前陈列的展车、待交付的新车已全部不见踪影,仅有部分废弃文件与宣传物料遗留现场。
“我9月底交了8万元定金订购一款SUV,约定10月28日提车,现在店里空无一人,销售顾问电话打不通,微信也被拉黑了,这钱难道就这么没了?”视频中,一位车主拿着购车合同与付款凭证,语气中满是焦急与无奈。另有多位车主表示,自己刚购买的新车尚未完成车辆备案与上牌手续,4S店“跑路”后,车辆无法合法上路;还有车主的车辆正处于质保期内,需进行常规保养或故障维修,如今售后渠道中断,后续保障彻底“悬空”。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数十名车主向媒体反映权益受损,涉及定金、购车款、售后保障等多个方面,涉及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事件曝光后,受害车主们迅速建立维权微信群,统一收集购车合同、付款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部分车主已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投诉举报材料,请求介入调查涉事4S店的经营状况与负责人去向;另有车主联系了该4S店所代理汽车品牌的官方客服,询问品牌方是否会承担连带责任、提供后续服务支持,但截至发稿,品牌方仅表示“已记录相关情况,将进行核实”,尚未给出明确解决方案。
记者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获悉,目前已受理相关投诉,正联合公安部门展开调查,重点核查涉事4S店的工商登记信息、资金流向等情况,尝试联系失联的门店负责人。不过由于此类“跑路”事件涉及资金转移、主体失联等复杂问题,调查与维权流程可能相对漫长,消费者的损失能否追回仍存在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全国多地已发生多起汽车4S店“卷款跑路”事件,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与经销商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有关,同时也暴露出部分汽车品牌对经销商的监管缺位、行业准入与资金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该人士提醒,消费者购车时应优先选择经营年限久、口碑良好、资金实力雄厚的正规授权经销商,签订购车合同时需仔细研读条款,明确车辆交付时间、定金退还条件、售后保障范围等关键内容,避免轻信口头承诺;付款时务必通过对公账户转账,切勿向个人账号支付大额资金,并妥善保管好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所有相关证据,便于后续维权。
文章来源: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
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更多文章请进入下方按钮“往期文章”或“分类阅读”页面进行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