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这事儿搁几年前,我真不敢信。还记得前阵子去港口办事,那一片密密麻麻的新车排着队等装船,全是咱国产的牌子,奇瑞、比亚迪、长安啥的,一眼望不到头,当时就觉得,咱国产车是真的起来了。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去年一年咱中国汽车出口就快六百万辆了,比前年多了近百万辆。就拿奇瑞来说,光出口就卖了一百多万辆,连续二十多年都是国产乘用车出口的头把交椅,这数据可不是吹出来的。还有比亚迪,出口增速更吓人,翻了快一倍,现在在欧洲街头,偶尔都能看到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跑着,想想都觉得提气。
以前身边人买车,张口闭口都是合资车,什么德系底盘稳、日系省油耐用,仿佛不买合资车就是不懂车。我堂哥当年买车就是,非大众不买,说开出去有面儿。结果去年他换车,居然提了辆长安的新能源SUV,我还打趣他怎么转性了。他说没办法,试驾完就被圈粉了,大屏比他之前的合资车清楚十倍,语音控制喊一声就能开空调、导航,续航也扎实,冬天开暖气跑高速都够用。
说实话,合资车这些年是真有点吃老本。我邻居买的某日系合资轿车,落地快二十万,内饰全是硬塑料,连个全景天窗都没有,中控屏小得像个老人机。反观我弟买的国产SUV,十五万不到,真皮座椅、360度全景影像、自适应巡航全配齐了,坐进去的质感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可能有人会说,国产车就是配置堆得多,核心技术不行。这话放五年前或许还沾点边,现在真不一样了。咱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那在全球都是拿得出手的。就说动力电池,不少合资品牌都得找咱国内的企业供货。我之前去参加一个汽车展会,亲眼看到外国经销商围着比亚迪的展台问个不停,翻译都忙不过来,那场景,以前想都不敢想。
我记得有次在高速服务区,碰到一个开吉利新能源的大哥,他是跑长途运输的,说这车他开了快两年,除了正常保养,没出过一点毛病,充电也方便,服务区的充电桩基本都能兼容。他说以前开合资燃油车,光油钱一个月就得好几千,现在换成国产新能源,成本直接砍半,挣的钱都多了不少。
当然了,合资车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些老牌子的发动机技术确实还不错。但问题是,他们更新换代太慢了。我一个做汽车维修的朋友说,某德系合资品牌的一款发动机,用了快十年都没大改,反观国产车,每年都有新技术出来,什么超级混动、智能驾驶辅助,迭代速度快得很。
最让我感慨的是上次去乡下,看到村口王大爷开了辆奇瑞的小型SUV,他说这车是儿子给他买的,操作简单,车身小,在村里窄路好开,关键是价格便宜,十万块不到就落地了。以前村里买车,不是丰田就是本田,现在国产小车越来越多,大家都说性价比高,开着也省心。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以前咱们总觉得进口的、合资的就好,现在咱自己的汽车都卖到全球各地了,反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国产。我觉得不是大家变了,是国产车真的争气了,不管是质量、技术还是配置,都跟合资车缩小了差距,甚至在新能源、智能科技这些方面,已经超过不少合资品牌了。
前几天我陪朋友去看车,合资4S店冷冷清清的,国产4S店却人挤人。销售顾问说,现在来买国产车的年轻人特别多,他们更看重智能配置和新能源技术,对合资品牌的情怀没那么重。朋友纠结了半天,最后订了辆比亚迪,他说:“全球第一的出口量摆在那儿,还选啥合资车,咱国产的就挺好。”
真的,现在买国产车还是合资车,答案越来越明显了。不是说合资车不能买,而是国产车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能靠低价竞争的“小老弟”了,它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让咱们消费者有了更好的选择。下次再有人问我买啥车,我肯定会说,先去试驾下国产车再说,说不定就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