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集体辞职突发,员工原因曝光,企业未来悬念加深
创始人
2025-10-28 09:31:24
0

诺和诺德这波集体辞职,像是一场公开的内部决裂,董事会与掌握实权的基金会各执一词,最终把矛盾搬上台面,演成了高层人事的脱口秀。

说白了,这是权力与方向的博弈,董事会偏向渐进式调整,基金会要彻底重塑阵容,双方在“节奏”和“幅度”上掰手腕,结果是换人或被换人的结局。

从治理逻辑看,基金会要更激进的重组,并非完全没有道理,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更换棋子以求重整旗鼓,是很多企业在危机时的自然反应。

但董事会提出渐进式调整也有市场和技术的考量,完全洗牌会带来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产品生命周期和监管路径尚在延展的情况下,稳妥派有其现实基础。

这次辞职名单里既有董事会主席,也有副主席和五位独立董事,离开的不是孤军,而是一个阵营,信号很明确——不是个人问题,而是阵营性妥协破裂。

再说中层与高管层,CEO更替、裁员9000人的计划、并购扩张一一上演,诺和诺德在做的其实是两件事:一面收紧成本和机构效率,另一面补齐管线和适应证,以图延展司美格鲁肽的生命期。

收购Akero、扩展NASH产品组合,这类外延式打法能补短板,却也意味着短期内资金与管理注意力会被拉扯,风险和机遇同时上桌。

舆论场上,有支持基金会的声音,认为必须“亮肌肉”以示改变,也有拥护现任团队的理性派,担心激进更替会把已经脆弱的增长基座再掀翻。

对投资人而言,短期要看信息透明度与过渡安排是否合理,长期则看公司能否在竞争中守住定价权,和新适应证带来的延伸能力有多强。

我的判断是,诺和诺德现在面临的是双重任务,一是内部治理要尽快理顺,否则管理层与董事会的“内耗”会继续侵蚀执行力,二是产品与管线要持续兑现,否则市场给的时间窗口会被竞争者占走。

结论很直接,诺和诺德此刻不是要换一批人就能解决的问题,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把公司从“靠一款明星产品”的单点依赖,转成“多点开花”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模式。

接下来值得盯的三点很现实:第一,基金会和新董事会是否会公布清晰的过渡计划并对外沟通节奏,第二,管理层的薪酬与激励是不是与长期业绩挂钩,第三,司美格鲁肽的耐久度和新竞品的市场渗透速度,谁先稳住谁就有话语权。

说到底,这不是谁“赢”了的戏码,而是诺和诺德能否把战略调整变成持续战力的战役,既要补短板,也要守住估值底线——对内要稳,对外要拼,这是最现实的课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去野星球」亮相世界营地博览会... 近日,全球首个源自中国、链接全球的营地产业舞台——WCE世界营地博览会在浙江安吉国际会展中心圆满举行...
与众08登陆工信部公告,全尺寸...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聚焦前瞻科技与时尚设计的金标大众品牌,即将迎来其重磅新成员。据悉,品牌首款全时互联全...
东风奕派品牌两周年最新力作,e... 11月10日,在东风奕派品牌发布两周年之际,全新“智美超能轿跑”eπ007+在大湾区创新之城深圳正式...
亮相电池“达沃斯”:比克半固态... 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ABEC 2025)于2025年11月11至13日在...
原创 别... 如今街道上的电动车愈发普遍,汽车测评与厂商宣传中,“百公里加速X秒”“续航超Y公里”的参数随处可见,...
原创 模... 在如今的纯电动重卡上,电池已然成为了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为了延长续航,长途电动重卡一般采用超大容量电...
“奕派速度”再添新作,eπ00... 11月10日,在东风奕派品牌发布两周年之际,全新“智美超能轿跑”eπ007+在大湾区创新之城深圳正式...
将搭载800V超快充技术 大众... 出品 | 搜狐汽车·E电园 11月10日,在最新一期工信部目录中,我们见到了安徽大众旗下全新车型——...
10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超50... 中汽协预计2025年汽车销量将超3400万辆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宋立伟 赵成 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