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驾驶证12分变18分”。作为混迹汽车圈二十多年的老司机,我第一反应是“唬谁呢”。但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
所谓的“12分变18分”,本质上是公安部推出的“学法减分”政策,而不是把驾驶证总分提高到18分。
老实说,这政策比我想象的要靠谱得多。记得我刚当车评测试员那会儿,因为测试各种新车,没少吃罚单。要是当时有这政策,也不至于天天提心吊胆怕分不够用。
“学法减分”这事儿,确实是给经常跑长途的职业司机们松了口气。但别以为这是张随便就能用的“免死金牌”,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首先得划重点:没有违章记录的老实人可别想着薅这个羊毛。这政策就是针对那些已经被扣分,但还没到12分的驾驶人。
说到这儿,不少人该问了:那到底怎么个减法?我寻思着,得给大伙儿掰扯明白。
通过参加交管部门组织的安全教育,一个记分周期内最多能减6分。
这不就相当于把12分的上限变相提到了18分嘛。
前两天刚跟一个老司机聊天,他笑着说:“现在的驾驶证跟我那会儿上学似的,还能补考加分。”这话说得不太准确,但这意思差不离。
要想“学法减分”,得过三道坎:
首先你得“有案底”,就是已经被扣过分;其次还不能是“穷途末路”,已经满12分的就甭想了;最后还得品行端正,没进过“黑名单”。
说起“黑名单”,那是相当严格。比如说两次满分教育记录的、驾驶证没按时审验的、车没年检的,甚至动过歪脑筋找人顶替的,通通没戏。
最近正好给几个新能源车做测试,发现不少新手因为不熟悉续航里程,半路没电被扣分。
这种情况就挺适合用“学法减分”,既能保住驾照,还能涨点知识。
减分的方式也挺接地气,网上学习、现场教育、参与公益活动都行。这让我想起前几年在德国参加驾培,人家就特别注重实践性的交通安全教育。
不过我得提醒各位,这政策可不是让你们有恃无恐地去违章。就像我经常说的:“车轮上的命,可经不起你耍帅。”
分够用不是目的,安全才是根本。我见过太多意外了,有些转瞬即逝的违章行为,带来的可能是终身遗憾。
记得去年冬天,我在东北测试一台四驱车,遇到个开了二十多年车的老司机。他跟我说了句大实话:“师傅,这驾驶证啊,不是让你去琢磨怎么凑分的,是让你记住开车是件要命的事儿。”
与其研究怎么减分,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才能不被扣分。这才是真正的“老司机”思维。
我得提醒各位一句:这“学法减分”政策,可别跟交规玩“擦边球”。要真觉得12分不够用,那一定是驾驶习惯出了问题,得好好反思了。
开车这事儿,本来就是陪伴咱们大半辈子的技能,何必非要跟分数过不去呢?安安稳稳地开,比什么都强。
各位怎么看这个政策?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安全驾驶这个话题,永远都聊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