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开始,新能源车销量猛增,大家都想分杯羹,可竞争太狠了。
威马汽车先出问题,2023年10月申请预重整,工厂停工,员工讨薪。2024年1月重整计划推进,到2025年4月法院批了,9月开始复产EX5和E5车型。
可这中间两年,车主的系统全停,APP用不了,车机断网。
哪吒汽车在2025年6月直接进破产程序,超40万车主傻眼了。之前卖车时承诺的质保全成废纸,4S店大批关门,配件断供。
高合汽车2024年2月停工停产,8月母公司华人运通预重整,2025年5月靠中东资本重启新公司,但停产期车主维修全靠自己折腾。
天际汽车2023年3月曝欠薪,4月停工,2024年8月申请破产清算,2025年9月资产拍卖只卖了6495万,还不到账面值的一折。
爱驰汽车2023年4月欠工资,5月总部断电,2024年5月退出中国,转去欧洲,2025年1月股权冻结8.6亿,8月上饶基地百辆车被法院查封。
极越汽车2021年百度吉利合建,2024年12月突然解散,债务70亿,2025年4月重组,百度股降到35%。
合创汽车2024年6月上海渠道停业,11月裁员欠赔,2025年1月广汽集团接盘。这些事从2023年集中爆,到2025年还波及更多品牌,累计车主超百万。
经销商也遭殃,2023到2025年超万家4S店退网,上游压销量,经销商高价进低价卖,亏损后干脆跑路。车企短视,把经销商当工具,砍售后预算,结果大家一起倒霉。
车主们买车时就图省钱、智能,可现在这些烂尾车,问题一大堆。
哪吒车主2025年6月后,车联网中断,远程解锁得自掏腰包买流量。威马车主2023年停产时,电池失衡得花大价钱找第三方。
天际破产后,二手车贬值80%。爱驰退出中国,国内用户APP刷不动,维修全自费。
极越解散当天,服务中断,重组后债务清算还拖着。合创裁员时,车主发现APP故障,好在广汽2025年1月接手后,转到埃安体系,十年维保有点着落。
可整体看,配件稀缺是通病,毫米波雷达、中控屏坏了,得整套换,检测费就1000元起步。
而准车主在2024年底付定金,次日门店关门,追款得打官司。保险也拒保,保费翻倍,小公司才接。整个过程,几个月下来,花的钱够买半辆车了,这风险全转嫁给了消费者。
后续有些品牌运气好点,合创被广汽接盘,2025年1月起埃安管维保。广汽三菱、铃木2023年退市,合资方兜底。
威马2025年9月复产后,内部说80%供应商签约,10月恢复车机系统,但重建信任难。高合2025年5月新公司运营,承诺海外采购,但车主投诉还多。
哪吒2025年9月债权人会议,债务260亿,复工复产获47名投资者支持,可售后恢复慢。爱驰专注欧洲,国内用户靠互助群。极越重组后,品牌可能回归吉利,但债务清算不确定。
行业开始动起来,推动技术资料公开,让第三方修理厂接单。车企得设保障基金,佣金和服务质量挂钩。
销量优先的思维得改,汽车是大件,得管十年八年。百万车主权益丢了,暴露行业粗放扩张代价。中国新能源要站稳脚,得注重长期维护,用户别再为车企倒闭提心吊胆,这路才能走稳。
这“烂尾车潮”不是天灾,是人祸。车企卷销量,忽略售后,经销商卷款跑路,车主卷进坑里。
2025年洗牌加剧,超600万烂尾车等着处理。政策得跟上,强制车企留售后基金,别让消费者买单。车主们也得长眼,买车别光看承诺,看企业底子。希望行业快点成熟,别再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