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10月24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飘红,齐刷刷创历史新高。
连福特汽车都暴涨超过10%,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牛单日表现。
整个市场像过年似的,只有特斯拉,股价居然下跌了3.4%。市值蒸发50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3600亿。
别人吃肉它连汤都喝不上,这事儿不正常。
降息预期摆在那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数据显示美联储下周降息概率差不多都接近百分之百了。
按常理讲,降息就是给成长股发红包,钱便宜了估值自然往上飘。
结果特斯拉愣是没接住这波,反手给自己来了一耳光。
为啥?
问题出在第三季度财报上。表面数据确实亮眼。
全球交付49.7万辆新车,同比增长7.4%,超出市场预期的45.6万辆;营收281亿美元,净利润21.7亿美元。
这不是看着都在涨么?
但资本市场不傻。
汽车业务毛利率15.4%,市场预期16.3%,差了快一个点。营业利润同比暴跌40%,这数字够吓人的。单车成本比去年同期还多了约3000块人民币。
特斯拉这是在用降价换销量,用减配控成本。
再看那49.7万辆交付量。美国电动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9月底收紧,部分车型失去资格,很多消费者赶在政策变动前扎堆买车。
这波销量里有多少是提前透支的需求?政策红利吃完了,下季度拿什么撑场面?
特斯拉现在的处境像个四处救火的消防队长。
一边要跟比亚迪这些新能源车企拼价格,一边要跟传统车厂拼产能,还得对股东画饼讲什么自动驾驶、机器人的科幻故事。
摊子铺得太大,哪哪都烧钱,哪哪都没赚到钱。
三季度运营支出增长50%,主要花在AI和研发项目上。听起来挺酷,但投资者要的是现金流,是实打实的盈利能力。
而特斯拉Q2的自由现金流已经暴跌89%,只剩1.46亿美元,资本支出反倒涨到将近24亿美元。
这账怎么算怎么不对劲。
中国市场三季度交付超16万辆,数字看着还行。但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是下滑的,比亚迪却在狂飙突进,两者差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中国消费者要的是性价比、充电便利性、售后服务,不是马斯克在吹的科技泡沫。
SpaceX、X平台、脑机接口,哪个不是吞金兽?
他公开说要把特斯拉市值从1.1万亿美元干到8.5万亿美元才能拿到那价值9000亿美元的绩效奖励。投资者看着这位CEO一边画饼一边分心搞副业,心里能不打鼓吗?
资本市场从来不相信情怀,只认数字。
特斯拉的核心问题是高估了自己的产品迭代能力,低估了竞争对手的追赶速度。
电动车赛道早不是它一家独大的时代了。传统车企转型、新势力崛起、中国品牌出海,这场仗已经从技术革命变成了肉搏战。
福特汽车10月24日涨超10%,人家老老实实做车,踏踏实实降成本,反倒被市场认可。
特斯拉呢?两天蒸发的市值够买好几个蔚来。
一家公司光环再强,利润跟不上预期,市场翻脸比翻书还快。
特斯拉现在的困境不是偶然,是必然。它把太多筹码押在未来,却忘了当下的生存才是王道。
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票,他们要的不是故事会,是财务报表上的硬数字。
营收创新高换不来市值增长,销量破纪录伴随利润下滑,这本身就说明问题。
频繁降价透支品牌价值,减配控本损害用户体验,多线作战分散核心竞争力。
短期或许能撑住销量,长期呢?
等市场清醒过来,等竞争对手追上来,拿什么守住万亿美元市值?
透支这个词用在特斯拉身上再合适不过。
透支政策红利,透支品牌溢价,透支投资者信心。
这套玩法在牛市或许行得通,但一旦市场转向,一旦财报露怯,崩得比谁都快。
10月24日那天,整个美股在庆祝,只有特斯拉在埋单。
这是市场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
光环会褪色,神话会破灭,只有真刀真枪的盈利能力才是护城河。
别让PPT成为公司最值钱的资产,别让CEO的推特比财报更有说服力。
趁还来得及,回归商业本质,把车做好,把利润搞上去,把投资者伺候明白。
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曾经的明星公司。
上一篇:闻泰科技与安世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