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突破固态电池技术瓶颈,续航超千公里且安全,买车或可再等两三年
创始人
2025-10-24 04:11:24
0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在电池技术领域始终面临两大核心挑战:液态电池的续航瓶颈与安全隐患。传统液态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热失控,当温度超过70℃时,负极表面的SEI膜开始分解,释放的物质与电解液反应导致温度攀升至130℃。若温度突破150℃,高镍三元正极会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氧化物,形成易爆混合气体。此时液态电池的隔膜收缩失效,正负极直接短路引发温度飙升至800℃以上,最终因内部压力过大导致爆炸。

针对这一技术困境,固态电池的研发成为突破方向。其核心优势在于安全性:传统液态电池中占比20%-30%的有机电解液具有易燃性,而固态电解质不可燃且分解温度超过200℃。即使发生内部短路,固态电池因缺乏液态电解液,大幅降低了热失控风险。但此前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受阻于能量密度不足的问题——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仅为液态电解液的1/7至1/10,导致能量损失超过50%。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支科研团队,通过材料创新攻克了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开发的特殊"胶水"材料,在引入碘离子后能主动填充电极与电解质间的微观孔隙,使离子传输效率接近液态电池水平。同时,团队为电解质设计了聚合物骨架结构,该结构经2万次弯折测试仍保持完整,并添加特殊化学物质使储电能力提升86%。这些突破使固态电池的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远超现有液态电池产品。

实验室测试数据显示,新型固态电池在保持超强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1000公里级的续航能力。不过该技术从实验室到量产仍需解决工程化难题,业内专家预计2027至2028年将实现商业化普及。对于计划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而言,这项突破意味着等待技术成熟可能获得更优选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