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素质”这件事上,宝马3系几乎从没让人失望过。但智能化时代到来后,车机系统的表现成了每一辆车都逃不开的新考题。如今,燃油车也开始在智能化上“补课”,所以这次,我们把测试对象瞄准了燃油车。
本期鲁大师实验室测试的,正是以往燃油车序列的热门车型宝马3系,车型版本为325i M运动套装。它搭载了一体式悬浮曲面屏——由12.3英寸液晶仪表和14.9英寸中控屏组成,配备iDrive车载智能系统,系统版本为V07/2025.51。
经过28个测试单元、10轮反复验证,宝马3系的驾舱流畅指数为2685.3ms,在鲁大师汽车实验室已测的52款车型中排名第49名,仅高于纯电宝马i3、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海鸥和别克GL8陆尚。
从细项来看,宝马3系在滑动响应方面的表现并不算糟糕。比如“交互界面滑动车辆3D模型”仅需136.24ms,位列榜单第5名,显示出宝马在动画调度和UI响应方面仍有扎实的底层功力。
不过在其余测试中,它的表现就显得力不从心:多屏多指滑动响应274.17ms(第48名)、导航滑动304.59ms(第51名),整体滑动延迟明显相对偏高。
语音交互方面,宝马3系也不太“聪明”。语音基础唤醒用时528.75ms(第33名),语音打开车机软件则达到了4064.59ms(第44名),语音控制车身功能的响应时延2279.73ms,整体排在后半区。语音问答类操作也要等待两秒多才能反馈,语音流畅体验用“有点着急”来形容并不为过。
第三方应用测试中,宝马3系表现更为极端:在“打开视频APP”项目中,它以524.8ms的成绩拿下第一名,比很多国产新能源车都快;但到了“播放视频”环节,延迟激增至850.33ms(第13名);再切换到“播放音频”,成绩又滑落至765.14ms(第43名)。这种“启动快但运行慢”的表现,说明系统底层资源调度存在明显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3系的测试项目中,部分功能在车机交互板块缺失,比如车机触控开关车窗、后视镜、座椅调节、Wi-Fi连接等,这意味着整个系统功能覆盖度仍明显落后于主流新能源车型。
从使用体验来说,宝马3系的车机UI设计非常简洁,甚至可以说“朴素”。应用分为信息娱乐、小程序、车辆设置三块。
音视频播放、导航、无线CarPlay等功能都能用,但适配并不完美,尤其是视频屏占比偏小,观感不佳。
总体来看,和鲁大师实验室此前测试过的纯电宝马i3(V03/2025.47)比起来,宝马3系的车机系统版本(V07/2025.51)在迭代后近百毫秒的细微提升证明其确有进步。但和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差距依旧显著,仍处于追赶的被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