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氢能骗局被揭穿!96%都是烧煤造的,我国科学家出手一招破局
创始人
2025-10-23 23:25:39
0

这几年,氢能被吹得天花乱坠,什么“终极清洁能源”、“零碳未来核心动力”……听起来跟科幻片似的。但你知道吗?全球有96%的氢气,其实还是靠烧煤、烧天然气造出来的。

说是清洁能源,结果背后还在靠化石燃料撑场面。真相被戳穿的那一刻,很多人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追捧的“绿色氢能”,可能只是换了套包装的“老煤气”。

更讽刺的是,我国作为全球氢气产量第一的国家,其中八成都还靠煤造。这事儿要是说给搞环保的听,估计得气得直跺脚。但就在质疑声越来越大的时候,我国科学家却拿出了一项真本事,用一款新型催化剂,把氢能生产的老毛病给治住了。

这事儿咋回事?氢能到底是不是“伪绿色”?我国又是怎么一招破解的?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从头到尾讲清楚。

“清洁”的氢气,怎么成了“烧煤的替身”?

氢能这东西,其实一点都不新鲜。咱们中学化学课就学过,“氢气点火能爆炸”,也知道它是最轻的气体,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听起来很厉害没错,但问题是,氢气不是现成就能用的,它得“做”出来。而做氢气的方式,才是决定它到底干不干净的关键。

现在市面上用得最多的氢气,都是工业级别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天然气重整,一个是煤气化。前者靠的是烧天然气,后者直接就是烧煤,两种方法本质上都属于“烧碳”。只不过,天然气听起来比煤高级点,污染稍微少点,但说到底,还是得排二氧化碳。

国际能源署数据很直白:全球96%的氢气,都是靠这些化石能源制出来的,绿不绿?一点不绿。我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根据2024年的行业统计,我国80%以上的氢气,还是煤制的。为啥?便宜、成熟、设备均有。

尤其在内蒙古、山西这些煤炭大省,煤制氢已经成了产业链的一部分,要一下子掰过来,难度确实不小。可问题也摆在这了。一边喊着减碳中和,一边却继续烧煤造氢,这不是自相矛盾嘛?这就像一个人天天打卡健身房,结果下班后还吃十个炸鸡汉堡,效果能好才怪。

而且,煤制氢还有个更大的坑:一氧化碳杂质多。这些杂质对氢燃料电池来说,简直是“毒药”,会把电堆里的催化剂毒死,效率一下降到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加氢站明明建起来了,但真正能用的“高纯氢”是稀缺货,得经过复杂又昂贵的净化处理。

所以你看,氢气看似干净,实际背后“脏兮兮”。这就好比一块白布,洗得再亮,只要下水道是黑的,出来的水也不可能干净。

我国科学家“动刀子”:不是炒概念,是真干事

说到底,氢能想要真正绿色,绕不过去的就是“制氢”和“净化”这两大关口。过去,解决一氧化碳污染这道坎,靠的都是贵金属催化剂,比如铂、钯这种“化工界的黄金”,价格高得吓人。

一克铂金的价格,一度赶上了黄金,而且催化剂一旦“中毒”,性能下降得飞快,不仅贵,还不耐用,根本没法支撑氢能规模化推广。

近年来,我国科研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铜基催化剂,名字不重要,关键是这个东西够便宜、够稳定、还不怕一氧化碳“捣蛋”。效果能媲美甚至超过传统贵金属催化剂了,最关键的是——便宜!量大!国产!

说白了,这项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氢能产业的“卡脖子”问题。以前是因为技术不成熟、成本太高,氢气纯化难以普及;现在有了这玩意儿,不管是工业级别的氢气提纯,还是车载燃料电池的供气,都有了新思路。

虽然目前这项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大规模商用还得再等等,但它已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氢能,不一定非得靠贵金属,也不一定非得靠“烧煤净化”。

氢能路上,不能光靠吹,得真干事

其实,氢能发展到今天,全球都差不多是“边走边摔”。吹得响的,不一定干得好;干得实在的,反而常被忽略。

我国目前在氢能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确实不小。“十四五”规划里,氢能被定为战略新兴产业,在山东、内蒙古、河北等地都建立了绿氢示范区,用风电、光伏来电解水制氢,虽然成本高,但方向正确。

而像铜基催化剂这种研究成果,正是对这些绿氢项目的有力补充。因为绿氢电解完之后,也需要后续的提纯、储存、运输等配套技术,而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剂,正是打通这条链条的关键环节。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做法是“系统打法”,不是头痛医头,不是今天吹个“氢能车”、明天搞个“加氢站”,而是从源头到终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当然,现实问题还是有的,比如绿氢成本还太高、氢气运输难度大、储存技术不成熟,还有各种安全标准滞后等等。但跟以前那种“概念先行、技术靠吹”的路子比起来,现在的氢能生态,起码是走在正道上了。

说到底,氢能到底清不清洁,不能看它怎么“用”,得看它怎么“产”。就像一个人穿得再体面,家里乱成一锅粥,也撑不起“高质量生活”这四个字。

氢能的未来,不靠吹,也不靠烧煤。靠的,是每一个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创新的科研人员。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我们才有希望在能源革命的赛道上,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绿道”。看清真相,是为了走得更远。氢能的这场“洗牌”,才刚刚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