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恒力重工捷报频传,继两周内成功签订12艘超大型油轮(VLCC)建造合同之后,携手希腊船东Capital及国内大型航运企业山东远洋,签署了一艘VLCC、两艘好望角型散货船和一艘95500载重吨超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建造合同。
这一系列重要合作,不仅进一步夯实了恒力重工在全球船舶航运市场的竞争优势,也充分彰显了其在高端绿色船舶建造领域的强大实力。
根据恒力重工母公司松发股份此前发布的公告,其中一艘VLCC和两艘好望角型散货船合同金额约为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3-28.46亿元),这3艘新船计划在2026年年中至2027年上半年相继交付。
外媒消息称,这艘VLCC由Capital订造,造价约为1.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1亿元),山东远洋订造的好望角型散货船单船价格则约为7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35亿元)。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315000-320000载重吨VLCC新造船价格约为1.26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9亿美元略微下滑;一艘180000-182000载重吨好望角型散货船新造船价格约为730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650万美元减少5%;一艘93000/96000载重吨传统燃料散货船新造船价格约为450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700万美元下降了4%。
连同恒力重工的最新订单在内,Capital目前订有10艘VLCC,其中6艘由大连造船大船天津承建、3艘由韩国韩华海洋承建。
此前在9月至10月初,恒力重工相继接获了12艘VLCC订单,包括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旗下子公司Frontline订造6艘、希腊船王George Procopiou旗下Dynacom Tankers订造4艘、希腊船东Laskaridis Maritime订造2艘。
消息人士推测,这些VLCC订单实际上是恒力重工的转售船,由恒力重工母公司恒力集团自行下单订造。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自2023年的首单以来,恒力集团在恒力重工陆续订造了15艘VLCC,其中前2艘在2024年初转售给Dynacom,其余13艘原本船东显示为恒力集团,但现已全部转售给了匿名船东。
据介绍,恒力重工这批VLCC是国际主流的大型原油运输船型,具有装载量大、续航能力强、运营效率高等突出特点。本次签约项目采用恒力重工自主研发的船型设计,在航线适应性与装载灵活性方面表现优异,可高效适配全球主要原油港口的装卸设备,满足跨洋长距离原油干线运输及大型油田至炼厂的规模化运输需求,充分体现了国际最新的油轮设计理念,契合当前航运市场对规模化、低碳化运输的核心要求。
除了VLCC订单之外,最新的散货船订单标志着山东远洋与恒力重工进一步加深合作。今年早些时候,山东远洋与恒力重工签署了2+2艘95500载重吨散货船建造合同,其中前2艘总金额约为5.48亿元,相当于单船价格2.74亿元,这是山东远洋首次订造中大型散货船。随着此次2艘好望角型船订单落地,山东远洋更成功进军大型散货船市场。
据了解,山东远洋海运集团由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改制而来,在2024年8月1日正式更名。目前,该公司共运营集装箱航线38条,其中环黄渤海内外贸支线25条、内贸干线5条、国际航线8条,经营各类型船舶60余艘,总运力110万载重吨。
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成立于2020年3月,是隶属于山东省港口集团的专业航运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运输及代理、油品加注及运输、干散货运输、客箱班轮运输等业务。依托山东省港口集团一体化运营资源优势,航运集团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航运能力建设,推动航运要素资源整合,打造“中韩日日达”“山港快线”“半岛速航”“油运巴士”“南来北往”五大服务品牌,为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山东港口国际领先的物流枢纽港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的核心主力,山东远洋订造的18.1万载重吨好望角型散货船集规模运输优势、强劲续航能力与优越经济性于一体。该船型不仅能够高效兼容全球主要大宗散货港口的装卸设施,充分满足铁矿石、煤炭等干散货的跨洋干线运输需求,更以大型化、绿色化的先进设计,引领全球散货船队未来发展趋势。
95500载重吨超巴拿马型散货船为恒力重工的主打船型之一,具备适港性强等优势,广泛适用于全球主要港口,在不同航线间展现出卓越的运营灵活性,因此深受船东青睐。该船型主要用于运输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干散货,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恒力重工指出,此次系列订单的成功签订,不仅印证了恒力重工在高端大型船舶设计、建造与项目管理上的综合实力,更显著提升了公司在国际船舶制造市场的地位,标志着恒力重工全球市场布局迈入新阶段。未来,恒力重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拓展高附加值船型市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卓越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据了解,恒力重工的前身STX大连曾是中国最大的外资船厂,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单体船厂。2022年,恒力集团响应国家号召,成立恒力重工集团,耗资21.1亿元竞拍收购闲置十年之久的原STX大连资产,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船舶建造基地。2023年1月,恒力重工一期“海洋工厂”仅用时150天实现全面运营,今年1月二期项目——“未来工厂” 5个月实现投产。今年9月,恒力重工合作创新暨海工科技产业园在大连长兴岛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恒力重工已开工建造60余艘船舶,手持订单约170艘、排产至2029年。恒力重工系列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建造超大型船舶150艘,生产船用发动机180台,包含G95主机及以下机型,并实现LNG、LPG、甲醇、氨四种双燃料全覆盖,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造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