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呱呱坠地,家长们发现
小小生命居然还是个“模仿大师”:
你对他伸舌头,他可能也会努着小嘴学你
你对他张嘴巴,他可能也会试着模仿
这些与生俱来的能力
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
不过,宝宝内在的“大脑操作系统”神经系统
发育得到底好不好
光从外表看可不容易判断
怎样才能科学地读懂宝宝的“信号”呢?
答案就是为宝宝安排一次特殊的“考试”: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简称NBNA
01
NBNA是什么?宝宝的能力测评
别被这个名字吓到,NBNA可不是什么冰冷的仪器检查。它更像是一次由专业医生主导的、充满爱意的“亲子互动游戏”。
医生会通过系统性的观察和轻柔的引导,全面了解您家宝宝的行为能力、神经反射和肌张力。简单来说,它就是一套科学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状况的“黄金标准”。
测评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较全面地筛查出因各种有害因素造成的轻微脑损伤。趁着宝宝大脑早期可塑性极强的黄金时期,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帮助大脑进行“修复升级”,促进代偿性康复,为宝宝的健康未来奠定最坚实的第一块基石。
02
六大“考题”揭秘
这场特殊的“考试”总共包含6大维度,满分40分。整个过程通常在宝宝安静、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大约只需10分钟,非常快捷。
新生儿行为能力(6项):考察宝宝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如对红球的注视、追随,对声音的反应等。看看TA是不是个机灵的“小学员”。
被动肌张力(4项):检查宝宝在放松状态下,关节的活动范围,了解肌肉的紧张度。
主动肌张力(4项):观察宝宝主动运动时的力量,比如拉着手腕坐起时头部的控制情况。
原始反射(3项):测试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这些是神经系统健全的重要标志。
一般评估(3项):综合观察宝宝的整体状态、警觉度和活跃度。
每一项都有0、1、2分三个评分等级,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现场表现来打分。
03
怎么读懂宝宝的“成绩单”
测评结束后,爸爸妈妈最关心的就是结果了。我们该如何解读这份“成绩单”呢?
表现优秀(正常):总分 ≥ 37分。这说明宝宝目前的神经行为功能非常棒,发育良好!
需要关注(可疑):总分在35-36分。提示可能存在轻微问题,但先别太紧张,医生通常会建议您定期带宝宝回来复查,持续观察。
亟待干预(异常):总分 ≤ 34分。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需要高度重视。医生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并开始系统的早期干预训练。
宝宝的“考试成绩”可能会受到很多临时因素的影响,比如是不是没睡醒、是不是饿了、或者刚吃完奶有点困。所以,单次评分不理想,不代表最终诊断,一定要结合医生的临床综合判断。
04
考前准备小贴士
为了能让宝宝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在检查前,把宝宝喂得饱饱的,让他处于一个舒适、安静又清醒的状态。这样,医生才能看到宝宝最真实、最优秀的一面,得到最准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