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新能源汽车方面,随着新车型发布带来的产品力提升以及销售旺季到来,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高增,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
新技术方面,固态电池界面接触问题是产业化难点之一,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面接触问题上取得突破,有望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后续关注相关材料和设备企业验证进展。光伏方面,维持“反内卷”为光伏投资主线判断,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强化“反内卷”力度,光伏产业链仍存在涨价动力。
后续光伏组件价格能否顺利传导取决于终端装机需求以及终端光伏电站收益率要求,近期《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发布,有望从经济性角度疏导光伏电站矛盾,建议关注行业格局较好的胶膜、硅料、电池组件、BC、贱金属降本方向。
储能方面,近期《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储能需求维持高景气度,9月储能系统招标价呈上涨趋势,建议关注大储集成厂商。核聚变方面,BEST装置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落位装配,大型项目有序推进,核聚变产业化加速,建议关注核聚变电源等环节核心供应商。
氢能方面,近期国家能源局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绿电-绿氢-绿色燃料产业关系正在逐步理顺,产业发展初期绿色燃料有望享受溢价,建议关注氢能设备、绿色燃料运营环节。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三方面: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电池和材料相关企业;二是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相关材料和设备验证有进展的企业;三是光伏、储能、核聚变、氢能等领域中具有良好行业格局或核心环节优势的企业 。
参考来源:
2025年10月13日 中银证券 武佳雄 顾真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10月第2周周报:固态电池技术获重要突破,核聚变产业化推进。
本报告由国诚团队投资顾问 王志起 执业证书编号A1290625030016 整理。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