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Waymo、特斯拉、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一众自动驾驶企业还在拼车队规模时,美国网约车平台Lyft宣布:个人用户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自己不用时,到平台上来接单赚钱了。
当无人驾驶车辆的所有权限从公司级别转到独立个体时,“Robotaxi平权”才刚刚开始。
10月9日,Lyft与个人自动驾驶汽车公司Tensor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计划:Robocar在出厂时将预装Lyft平台,车主可通过该平台在网约车网络中获取收益。
此前8月,Tensor发布了首款面向个人用户的自动驾驶汽车Tensor Robocar。该车辆专为私人拥有场景设计,配置了会收起方向盘和折叠踏板,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无需驾驶员操作即可自动运行。
自动驾驶汽车帮车主接单赚钱这事,并非新概念,特斯拉早在10年就提出来了,多年来一直被行业玩家作为发展最终目标。
2016年,特斯拉在《宏图第二篇》首次提出让车主共享车辆加入自动驾驶车队赚钱的愿景。但时至今日,对特斯拉来说,这仍是长期规划。
在Lyft和Tensor的合作中,网约车平台选择开放平台认证标准,让个人车主拥有的L4车辆可以直接接入平台。每辆车出厂时就“Lyft-ready”,上牌即上线,车主不需要任何额外操作。
Lyft执行副总裁Jeremy Bird对此表示:以前你想靠平台赚钱,必须“人车合一”;现在,Tensor帮我们消除了这个“最后的障碍”。
此前,在特斯拉的宏图规划里,自动驾驶车辆不再是消费品,而是生产资料。
而现在,Lyft和Tensor把规划落到了眼前--早上,车辆送你上班;然后,自己去接单赚钱;等你下班了,车辆自动来接你。
说起Tensor这家硅谷公司,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但是提起Tensor的前身,熟悉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人一定不会陌生。
作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重要玩家的安途智行(AutoX),曾在深圳郊区运营过上千辆Robotaxi,一度成为全球首个在中美两地同时进行完全无人驾驶测试的公司。
2024 年下半年,安途智行剥离中国业务后,在美国以新品牌 Tensor亮相,将业务重心从 Robotaxi 转向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自动驾驶汽车。
作为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深厚积淀的公司,Tensor明确表示,其L4车辆“将在非雪地地区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实现自动驾驶,其他路段则需要手动驾驶。
公开信息显示,Tensor的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交付,首批将在美国、欧洲和阿联酋等市场推出。
#无人驾驶Robotaxi #lyft平台开放个人L4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