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摩托车维修,是新人学得快,还是有基础的人学得快?这是最近咨询较多的问题。这个话题真的要因人而异。这个所谓的基础,标准是什么?是摩托车的维修经验叫基础,还是有学历要求,还是有其它的参考标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肯定是有基础的人学得快。对传统的摩托车维修工而言,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毕竟,在电喷摩托车和大排量摩托车没有普及以前,修化油器的小排量车型,这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
现在,大排量摩托车和电喷摩托车开始普及,随着制造质量的成熟,摩托车机械故障降低。加上计算机技术和各种高科技在摩托车上应用,摩托车维修行业的门槛也在不断地提高。
1990年以前的摩托车维修工,吃苦耐劳,但是,普遍文化较低。修摩托车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摩托车主要用于交通代步,车辆保有率多,车辆故障率高,维修劳动强度也大。摩托车维修几乎没有门槛。
现在,摩托车逐渐变成休闲娱乐工具。保有量大幅下降,摩托车制造质量更成熟,大排量摩托车使用寿命更长久,除了正常保养,大修机器的情况逐渐减少。加上电子技术的应用,摩托车电气故障诊断等,都需要专用的检测设备。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或者高等教育,或者专业学习过这些计算机和电子常识,学习摩托车维修,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点,也是很多传统的摩托车维修工改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上互联网信息的快捷,很多知识都能在网络上查到。很多年轻人进入摩托车行业,甚至不需要学习,只要动手能力强,参照网上的教程,自己就能修车。现在的高等教育课堂上,摩托车上所谓的高科技,几乎成了基础知识和常识。
老高的培训经验证明,当下而言,我喜欢教没有经验的高学历、动手能力强的年轻人。他们确实很容易沟通,信息同频。相反,一些修车一二十年的维修工,尤其是没有学习过摩托车基础知识,跟着师傅学的,自己开店的那种,来学习电喷或者大排量摩托车维修,他们确实悟性慢,反应差,疑心重。教他们新技术不累,帮他们改掉一些坏习惯,真的很累。讲课时,苦口婆心提醒,不要做什么,他们偏要用自己的想法去试试。不是教学累,是和这些人打交道心累。同样教一个学员,教那些没有基础知识,有维修经验的维修工,假使三倍学费,都不如教一个动手能力强的、高学历的新人省心。
估计很多关注老高的维修工朋友,看完之后心里很不舒服。不是你们平时咨询问题,我有意推脱,而是,我做了十多年大排量摩托车维修培训,你们一直在观望,你们仍然停留在远点。现在忽然想学了,可是,时代变了。大家不妨想一想,你年轻时努力都没做好的事情,等到四五十岁了,就能做好吗?何况,你用一二十年前的思想和方法,面对一些新时代的年轻人?摩托车上的很多知识,大学课堂都学过,你们没有这个知识储备。咱们是摩托车维修培训,不是给大家补课。难道你们自己没发现,你在家里,和自己的孩子都有代沟吗?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身上,也许自己身上的问题更多。
春种、夏耕、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我们要遵循规律,而不是违背规律。老高的话很扎心,但是,很现实。希望,学习摩托车维修,是新人学得快,还是有基础的人学得快,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