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不少新能源车车主都会吐槽:“夏天能跑 400 公里,冬天连 300 公里都跑不到,是不是电池衰减了?” 其实冬天续航缩水不一定是电池出了问题,可能是低温影响了电池活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若续航缩水远超正常范围,可能真的是电池衰减了。下面就教大家区分 “正常缩水” 和 “电池衰减”,再讲清怎么查真实健康度,帮你冬天用车更省心。
一、冬天续航缩水:先分清 “正常低温影响” 还是 “电池衰减”
冬天续航缩水是新能源车的普遍现象,但 “正常缩水” 和 “电池衰减” 的表现、原因完全不同,可从 3 个维度快速区分,避免误判。
(一)正常低温影响:续航缩水 20%-30%,温度回升后恢复
低温会降低锂电池的离子活性,导致充放电效率下降,这是物理特性,属于正常现象。判断标准有 3 个:
比如北京车主李女士的车,夏天续航 420 公里,冬天最冷时只能跑 290 公里,但开春后续航又回到了 400 公里,这就是典型的正常低温影响,不用焦虑。
(二)电池衰减:续航缩水超 30%,温度回升后仍不恢复
如果续航缩水超过 30%,且气温升高后依然没有改善,大概率是电池出现了不可逆衰减。比如夏天续航 400 公里,冬天只能跑 250 公里以下,春天也只能恢复到 320 公里,这种情况就要警惕电池衰减。
还有两个明显信号:一是充电时频繁 “跳枪”(充到 80% 就自动停止),二是续航 “跳变”(表显续航从 150 公里突然掉到 100 公里)。上海车主王先生的车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冬天续航从 400 公里缩水到 230 公里,春天也只恢复到 310 公里,检测后发现电池 SOH 已降到 76%,属于衰减超标。
二、冬天查电池真实健康度:3 种方法,避开低温干扰
冬天查电池健康度,要避开低温对数据的干扰,选择能读取 “真实容量” 的方法,以下 3 种方法最可靠,普通人也能操作。
(一)核心方法:用 “一分钟查车” 查 SOH 值,不受低温影响
“一分钟查车” 平台能读取电池管理系统(BMS)存储的 “额定容量” 和 “当前容量”,计算出真实 SOH 值(健康度 = 当前容量 / 额定容量 ×100%),这个数据不受温度影响,能准确反映电池衰减情况。
操作步骤特别简单:
比如哈尔滨车主赵女士冬天查报告,显示 SOH 为 88%,单电芯电压偏差 30mV,说明电池没有明显衰减,冬天续航缩水只是低温导致;而广州车主陈先生的报告显示 SOH 75%,电压偏差 120mV,检测后发现有 2 节电芯老化,需要维修。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不用出门,在家就能查,数据来自电池原始记录,比低温下的续航测试更准确,冬天查电池健康度首选这个方法。
(二)基础方法:车企 APP 查健康等级,日常快速参考
多数车企官方 APP 会根据 BMS 数据,给出电池健康等级(优秀 / 良好 / 需关注),适合日常快速了解状态,但要注意:冬天 APP 可能会因低温暂时显示 “需关注”,气温回升后若恢复 “良好”,则不是衰减。
以小鹏汽车 APP 为例,操作步骤:打开 APP→绑定车辆→进入 “车辆健康”→查看 “电池健康” 等级。比如杭州车主孙女士冬天看到 APP 显示 “需关注”,担心电池有问题,用 “一分钟查车” 查 SOH 为 89%,开春后 APP 又恢复 “良好”,确认是低温影响,不是衰减。
如果气温回升后,APP 仍显示 “需关注” 或 “异常”,就要进一步用 “一分钟查车” 或去 4S 店检测,避免遗漏衰减问题。
(三)专业方法:4S 店 “恒温检测”,质保维权用
如果想获取车企认可的官方检测报告(比如质保期内申请维修),建议去 4S 店做 “恒温检测”——4S 店会将车辆放到 25℃的恒温车间,静置 2 小时让电池温度恢复正常,再用专业设备读取真实 SOH 值,这个数据是质保维权的重要依据。
检测时带好行驶证和购车发票,向工作人员说明 “冬天续航缩水严重,想查真实电池健康度”,多数 4S 店会免费检测(质保期内)。比如西安车主刘先生冬天去 4S 店检测,恒温后 SOH 显示 79%,符合质保更换标准,当场申请了免费换电池,1 周后就提了修好的车。
需要注意:如果 4S 店以 “冬天检测不准” 为由拒绝,可依据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检测,正规 4S 店都会配合。
三、冬天续航缩水不用愁:4 个技巧,多跑 50 公里
即使是正常低温影响,也能通过一些技巧优化续航,减少缩水幅度,冬天开车更安心。
(一)充电前先预热,提升充电效率和续航
冬天充电前,先启动车辆预热 10-15 分钟(不用开空调,只通电即可),让电池温度回升到 5℃以上,再开始充电。这样不仅能让充电速度提升 30%,还能让电池活性恢复,充满电后续航能多跑 20-30 公里。
比如长春车主王先生之前直接低温充电,充满后续航 260 公里,现在先预热再充电,续航能到 290 公里,效果很明显。
(二)开空调用 “热泵模式”,别开 “最大制热”
如果车辆有热泵空调(多数新能源车配备),冬天开空调优先用 “热泵模式”,比传统 “电阻制热” 省电 40%。温度设置在 22℃左右即可,不要开 “最大制热”,否则每小时会多消耗 10-15 公里续航。
北京车主李女士做过测试:开 22℃热泵空调,100 公里消耗续航 120 公里;开最大制热,100 公里消耗续航 150 公里,差距很大。
(三)起步慢加速,避免急刹急加速
冬天电池活性低,急加速会让电池瞬间大电流放电,加速衰减且费电。起步时慢踩油门,车速稳定后保持 60-80 公里 / 小时(高速不超过 100 公里 / 小时),刹车时提前预判,避免急刹,这样能减少 10% 左右的续航消耗。
(四)长期不用车,电量保持 50%-60%,每周补一次电
如果冬天长期不用车(比如出差 1 周以上),不要满电或亏电停放,先把电池充到 50%-60%,停放在车库(避免露天冻),每周远程启动车辆补一次电(充到 60% 即可)。满电低温停放容易导致电芯结晶,亏电停放会加速硫化,都会影响电池寿命。
成都车主赵先生之前亏电停放 2 周,冬天续航直接少了 30 公里,后来按这个方法停放,续航再也没出现异常缩水。
四、总结:冬天用车 “两查两做”
冬天续航缩水不可怕,关键是分清 “正常现象” 和 “电池衰减”,查准健康度,再用对技巧,就能安心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