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特斯拉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什么新科技,而是市值一夜蒸发超4600亿。
4600亿是什么概念?约等于跌掉一个蔚来,再加一个理想,完了还能找零。按理说,降价本该是刺激市场的利好消息,但特斯拉这次推出“平价版”Model 3/Y,却直接引爆了市场的悲观情绪,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句话总结:市场不买单,是因为大家发现,特斯拉亲手撕掉了自己最值钱的“科技”标签,开始卖“丐版”了。
这事儿得从特斯拉这次的“骚操作”说起。
第一,这不是降价,是“减配”
过去大家为什么愿意为特斯拉的高价买单?因为你买的不仅是块电池加四个轮子,更是它代表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全景天窗、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后排触控大屏……这些都是特斯拉“未来礼包”里的核心体验。
但这次的“平价版”呢?直接把这些核心配置全砍了,续航还打了九折。
这就好比你冲着豪华自助餐去,结果餐厅告诉你,为了让你便宜点,海鲜、牛排全撤了,只剩沙拉和面包。这不叫优惠,这叫“阉割”。消费者不傻,降价11%换来体验感暴跌50%,这笔账谁都会算。大家突然发现,剥离了科技光环的特斯拉,原来也只是一辆普通的电动车,性价比甚至不如很多国产品牌。
第二,从“科技公司”沦为“汽车厂”的恐慌
如果说消费者的失望只是毛毛雨,那华尔街投资人的恐慌才是真正的暴风雪。
过去,华尔街给特斯拉的估值,对标的是苹果、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因为大家买的是它的未来:FSD完全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能源网络……卖车只是它兑现宏大叙事的其中一环,所以能享受极高的市盈率。
但推出“丐版”车这个动作,无异于向市场承认:我的高科技故事暂时讲不下去了,只能靠压缩成本、降低利润来换销量了。
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投资者最怕的就是这个。财报显示,特斯拉的净利润和现金流本就在下滑,现在又主动去卷低利润的红海市场,这等于把估值逻辑从“科技公司”硬生生拽回了“汽车制造厂”。一家汽车厂的估值,怎么可能撑得起之前科技神话的股价?这蒸发的4600亿,跌的正是这份“科技信仰税”。
第三,品牌光环的消失,让“丐版”策略更显尴尬
退一步讲,就算要卖便宜车,也得看品牌号召力还在不在。
五六年前,开特斯拉出门是件很酷的事,它代表着新潮、先锋和圈层。很多人愿意为这个“社交货币”支付溢价。
但现在呢?满大街都是。当一件东西不再稀有,它就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只是个代步工具。
品牌光环一旦褪去,大家就会用最挑剔的眼光审视你作为一辆车的本质,做工、内饰、配置、性价比。而这些,恰恰是特斯拉的短板。当“酷”不再能当饭吃,一个减配版的特斯拉,在配置拉满的国产新势力面前,自然毫无吸引力。
所以你看,这蒸发的4600亿,表面上是市场对“平价车”策略的用脚投票,深层里却是对特斯拉“信仰”崩塌的连锁反应。
接下来会咋样?我瞎猜几点:
特斯拉这波操作是战略性失误,还是断臂求生的无奈之举?它的神话真的到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