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结束的国庆长假,朋友圈一半在堵车,一半在晒旅行,汽车圈的营销战更是打得火热——有的品牌冲销量喊“国庆特惠”,有的晒交付量刷存在感,唯独岚图,玩了把不一样的。
一场“天地鲲鹏 万象新生——时代风尚之夜”,硬是把汽车发布会做成了顶流时尚盛宴。全球首创的汽车T台秀、“天地鲲鹏2.0”设计哲学发布、岚图泰山正式发布命名开启全球首秀,并与岚图追光L开启预订,再加上管清友、胡军、王逢陈等跨领域大咖齐聚,让这场活动在国庆营销季里,跳出了“性价比”“参数表”的内卷,成了收假后广告圈、汽车圈都在聊的“现象级案例”。
狂人认为,不是岚图不想凑国庆流量的热闹,而是它从一开始就没把这当成一次普通的“新车发布”。透过这场秀,狂人看到的是岚图对汽车营销的一次彻底重构——从“卖产品”到“定义文化”,从“单点曝光”到“圈层共振”,每一步都踩在了“长期主义品牌建设”的点子上。
今天给大伙儿拆解下,岚图这场“颠覆汽车发布会”的破圈操作,到底给行业提供了哪些可复制的营销方法论。
01.
策略升维:
从“产品宣讲”到“文化定义”
抢占中式现代豪华话语权
汽车营销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把发布会开成“参数讲解会”——大家都盯着动力、续航、智能座舱这些功能点,你堆8155芯片,我就上双Orin-X,最终陷入“参数军备竞赛”,用户记不住任何一个品牌。而岚图的破局思路,是直接把营销战场从“功能层”拉到“文化价值层”,用“独家文化符号”建立不可替代的认知。
核心打法是“三位一体”的价值植入:
首先是形式符号化。放弃传统发布会的“讲台+屏幕”模式,首创“汽车T台秀”,更以“鲲游于虚,乘风而起”“扶摇直上,阔境天下”“鲲鹏合一,撼世新生”三重进阶,串联起五款全品类车型与原创高定服饰的意象对话。
“鲲游于虚”环节,岚图FREE+与岚图知音搭配低饱和色与金属光泽服饰,车身硬朗轮廓与流畅曲线在服装虚实层次中被解构,呼应都市新锐“自由探索”的情绪追求;“扶摇直上”时,岚图梦想家与岚图追光L登场,非遗马尾绣传承人宋水仙团队赶工数月,将岚图LOGO织入衣襟,图案以“鲲鹏展翅”为核心,两只凤鸟环绕龙头,暗合“龙凤呈祥”,再搭配自古为骑行而生的马面裙,让非遗工艺与现代车型碰撞出“文化传承”的情绪共鸣;“鲲鹏合一”阶段,鎏金紫色的岚图泰山搭配奢华中式高定,马面裙庄重廓形与车身磅礴气势呼应,裙身刺绣纹样与车身线条对话,把“豪华旗舰”的气场拉满。
这种“人车衣”的三重叙事,本质是把“产品展示”转化为“美学与情绪的双重表演”,让用户对“岚图=东方美学+精神共鸣”形成深刻记忆。
其次是哲学体系化。发布“天地鲲鹏2.0”设计哲学时,没有停留在“好看”的表层描述,而是用“极(极致细节)、润(温润线条)、雅(雅致意境)”三个美学关键词,搭配“正心、修身、齐家”的传统价值观。
岚图泰山的“昂首自信”姿态对应“正心”,内饰的温润质感呼应“修身”,“山水入境”的优雅意境契合“齐家”,把设计语言转化为可解读、可传播的“文化体系”。
这相当于给品牌安了个“文化大脑”,让“东方美学”不再是空洞的slogan,而是能触动用户“文化认同”情绪的价值主张,尤其对新时代中坚力量而言,“中式现代豪华”不再是风格,更是身份与价值观的表达。
最后是精神共鸣化。整场活动以“鲲游于虚(品牌初创)—鲲鹏展翅(产品进阶)—鲲鹏合一(品牌与用户共生)”为叙事线,这与岚图从2020年发布鲲鹏LOGO,到2024年知音登陆欧洲、2025年进军中东的成长轨迹高度契合,更把车型发布和“新时代中坚力量的成长轨迹”绑定,用“追求精神超越”的价值主张,替代“这车动力强、空间大”的功能话术。
当用户觉得“岚图的成长和我同频,岚图的文化和我共鸣”,品牌认知就从“交通工具”升级为“生活方式伙伴”,情绪价值的深度绑定,让用户粘性远超单纯的功能认同。
这步棋的高明之处在于“错位竞争”,岚图不跟竞品拼“谁的配置更全”,而是直接抢占“中式现代豪华”的定义权。
当其他品牌还在谈“科技感”“运动风”时,岚图已经用文化为品牌筑了一道护城河——你可以模仿我的配置,但抄不走我的“天地鲲鹏”哲学,更拿不走“东方美学”这个独家符号。
02.
跨界破圈:
精准“圈层共振”
让大咖成为品牌“气质背书人”
一场活动要想破圈,光有形式和内核还不够,得有人帮你“说话”。但岚图的嘉宾邀请,不是简单的“明星堆砌”,而是精准到“车型气质+圈层影响力”的深度绑定,实现了“1+1>2”的圈层共振,更通过不同圈层的“文化解读”,让中式美学在国内外都可圈可点,强化文化自信的认同感。
它的嘉宾矩阵设计,藏着三个“精准匹配”逻辑:
一是车型与明星的气质匹配,为岚图泰山选择胡军,不是因为他名气大,而是他“硬汉、稳重、有担当”的人设,和“新时代旗舰SUV”的“大气、可靠”调性完美契合——# 这个话题能火,本质是“明星人设=车型气质”,用户看到胡军,就会自动联想到岚图泰山的核心特质;为岚图追光L搭配张梓琳,则是用她“优雅、高端、国际化”的形象,诠释“新时代旗舰轿车”的豪华感,让“岚图追光L=优雅主场”的认知自然落地。
这种绑定不是单向站台,而是让明星成为“车型气质的具象化表达”,让不同圈层的用户都能从熟悉的面孔中,找到对车型的情绪切入点。
二是行业权威与专业价值的匹配,邀请经济学家管清友、清华美院/同济大学的设计专家,以及华为、福耀等合作伙伴代表,不是为了“撑场面”,而是传递“双重认可”:设计专家证明“天地鲲鹏2.0”的美学专业性,华为、福耀证明产业链的技术硬实力,管清友则从经济视角解读“中国高端制造的文化自信”——这组嘉宾,相当于给品牌的“高端化”提供了“专业背书”,打消用户对“岚图能否撑起高端”的疑虑。
三是艺术先锋与美学格调的匹配,北京冬奥礼服设计师王逢陈、Dior合作艺术家温秋雯、知名导演刘雨霖等艺术界大咖的参与,是把岚图的设计和“顶级审美圈”绑定——王逢陈擅长“中式元素现代表达”,其设计的冬奥礼服曾让世界看见中国美学,与岚图“用现代语言讲中国故事”的思路高度契合;温秋雯作为Dior合作艺术家,能让岚图的东方美学获得国际时尚圈的认知,为岚图出海(已登陆挪威、西班牙、中东)铺垫“美学认同”;更值得关注的是贵州民族大学桑童教授的参与,作为贵州省妇女手工协会核心成员、苗绣评级标准建设专家,她从学术角度为马尾绣、马面裙等非遗元素的现代转化提供支撑,让岚图的“文化叙事”既有艺术高度,又有学术深度。
这种跨界不是“蹭热度”,而是让不同领域的先锋,从各自视角解读岚图的东方美学,既在国内强化了“文化自信”的认同,又为国际市场提供了“中国美学”的多元解读维度,让“中式现代豪华”在全球语境下都能被理解、被欣赏。
这种“分圈层、强绑定”的策略,让每个领域的嘉宾都成为“传播节点”:经济圈聊岚图的产业价值,设计圈聊“天地鲲鹏2.0”的美学创新,时尚圈聊汽车T台秀的形式突破,艺术圈聊品牌的文化表达——最终形成“多圈层共振”,把活动声量从汽车圈,扩散到经济、文化、时尚等多个领域,实现“破圈式传播”。
03.
体验重构:
把发布会变成“沉浸式社交场”
让每个人都成传播者
传统汽车发布会的逻辑是“品牌说,用户听”——主持人念参数,高管讲战略,媒体记通稿,整个过程是“单向信息灌输”,用户没有参与感,自然不会主动传播。
而岚图的核心改变,是把活动现场变成“可感知、可体验、可分享”的“东方美学社交场”,用“体验感”激发用户的“自发传播欲”,更让用户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中式美学的认同,成为文化自信的“传播者”。
最直观的是“视觉盛宴构建记忆点”。汽车T台秀不是简单的“车走秀”,而是把车型、服饰、灯光、音乐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东方美学故事”:“扶摇直上”环节,马尾绣服饰的针脚纹理与岚图梦想家的车身线条遥相呼应,马面裙的裙门开合与岚图追光L的车门开启形成动态对话;“鲲鹏合一”时,鎏金紫色的岚图泰山车型登场,灯光模拟“鲲鹏展翅”的光影,背景音乐融入古琴与现代电子乐,传统与未来的碰撞让现场宛如“东方美学剧场”。
这种电影级的呈现,不仅让嘉宾忍不住拍照、录视频,更让他们在视觉冲击中直观感受到“中式美学的现代魅力”,分享到社交平台时,不再是单纯的“活动打卡”,而是“我认同的文化值得被看见”的主动传播,让文化自信通过UGC自然扩散。
再到“细节体验强化第一印象”。嘉宾入场时,要走过由岚图三旗舰组成的“迎宾列阵”——不是远观,而是零距离接触,伸手就能摸到车身的线条,感受到车型的气场。这种“先体验、后了解”的流程设计,让产品从“图片上的参数”变成“眼前的质感”,比任何讲解都更有说服力。
最终的结果是“UGC自发裂变”。活动现场的高颜值、明星阵容、独特的T台形式,让嘉宾和媒体主动在朋友圈、微博分享——有人晒和胡军的合影,有人发汽车T台秀的视频,有人解读“天地鲲鹏2.0”的设计哲学。这些自发产生的UGC内容,成了活动最好的“二次传播素材”。
这种“体验重构”的本质,是把“品牌传播”变成“用户自发的社交行为”——当用户从“被动听”变成“主动玩、主动晒”,传播效果就从“品牌自说自话”变成“用户口碑裂变”,这比任何付费广告都更有效。
04.
长期主义:
一场秀服务三大战略
岚图的“营销方法论”浮出水面
如果只把这场活动当成“国庆前的一次营销造势”,那有点小看岚图了。
事实上,这场“时代风尚之夜”,是岚图服务“高端化、国际化、资本化”长期战略的关键一步,每一个环节都不仅是在为未来铺路,更体现了岚图对市场变化的精准洞察——当用户从“功能消费”转向“情绪消费”,当中国品牌从“出海卖货”转向“文化输出”,岚图用“东方美学+情绪共鸣”的营销方式,适时调整品牌调性传播,既赢得国内用户的文化认同,又为国际市场打造了差异化竞争力。
在“高端化”上,岚图用“文化绑定+情绪共鸣”替代“配置堆砌”。通过与艺术、设计、文化领域的深度联动,持续拉升品牌溢价——当用户认为岚图不仅是“卖车的”,更是“东方美学的践行者”,是能懂自己精神追求的“伙伴”时,品牌就跳出了“价格战”的泥潭,“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的定位也随之巩固。这种高端化不是靠“高价”支撑,而是靠“文化价值+情绪价值”的双重赋能,让用户觉得“买岚图是买一种文化认同,一种生活方式”。
在“国际化”上,岚图用“东方叙事+国际表达”打造“出海名片”。如今中国汽车出海,早已不是“性价比”的天下,文化认同才是核心竞争力。岚图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把“中式美学”变成“文化输出的硬壳”,而是用全球通用的“时尚语言”(T台秀、高定服饰)和“情感语言”(成长、共鸣),解读“天地鲲鹏”“龙凤呈祥”的中国意象——就像岚图2024年登陆米兰设计周、2025年进军中东时所做的,不是简单展示“中国元素”,而是让海外用户从“人车衣”的共鸣中,感受到“中式现代豪华”的从容与自信。这种“东方美学的全球化表达”,既保留了文化内核,又消除了认知壁垒,让“中国设计”在国际市场上既独特又易懂,真正实现“中国风尚,世界看见”。
在“资本化”上,岚图向资本市场展示“软实力+情绪价值”。结合岚图赴港上市的背景,这场活动不仅秀了岚图梦想家、岚图泰山、岚图追光L“三旗舰”的产品硬实力,更秀了品牌的“软实力”——多圈层的号召力、文化价值构建能力、营销转化能力,以及最重要的“用户情绪绑定能力”。对资本市场来说,一个能持续创造“文化价值”,能深度绑定用户情绪的品牌,比单纯靠参数取胜的品牌,更具长期投资价值,因为情绪粘性带来的用户忠诚度,是比短期销量更稳固的“护城河”。
营销小结:
岚图的营销方法论,给行业的3点启示
国庆收假聊岚图,聊的不只是一场秀,而是汽车营销从“流量思维”到“价值思维”的转变。总结下来,岚图的这套方法论,有三个核心要点值得行业参考:
第一,策略上“升维打击”:不跟竞品在同一维度内卷,而是找到“文化”“美学”等更高维度的价值点,用独家符号(如“天地鲲鹏2.0”)抢占品类话语权,同时用文化共鸣满足用户的情绪需求,让品牌从“产品列表”中跳出来;
第二,执行上“精准绑定”:跨界不是“广撒网”,而是“圈层精准匹配+气质深度契合”,让每个嘉宾、每个环节都成为“品牌价值的翻译官”,既在国内强化文化自信的认同,又用国际通用语言解读东方美学,实现“国内圈粉、国际破圈”的圈层共振;
第三,长期上“战略落地”:每一次营销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服务于品牌长期目标(高端化、国际化、资本化),更洞察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营销方式——从“卖功能”到“卖文化”,从“拼参数”到“拼情绪”,让短期声量转化为可沉淀的品牌资产和用户粘性。
对汽车品牌来说,营销的终极目标不是“卖好一款车”,而是“让品牌成为用户心中的首选”。岚图用这场“时代风尚之夜”证明,当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文化与美学的载体,是能与用户同频共振的“伙伴”时,品牌才能真正跳出内卷,在用户心智中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
而这,或许就是中国高端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上最该有的“从容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