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与汽车集成光伏(VIPV)市场进入相关的挑战报告(英文版)
报告共计:67页
2025年汽车集成光伏(VIPV)市场进入挑战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国际能源署光伏电力系统项目(IEA PVPS)发布的《2025年与汽车集成光伏(VIPV)市场进入相关的挑战报告》,聚焦VIPV(车辆集成光伏)技术发展与市场推广,梳理其历史演进、技术现状、市场挑战及潜在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报告首先回顾VIPV的发展历程,1960年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改装首辆太阳能电动汽车,开启技术探索;1980-1990年代,全球多地举办太阳能汽车赛事,如瑞士“太阳之旅”、澳大利亚“世界太阳能挑战赛”等,推动技术研发与公众认知,期间出现SOFA系列太阳能自行车、TWIKE三轮电动车型等,虽部分因技术局限未普及,但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早期EV(电动汽车)与PV(光伏)技术存在短板,如EV依赖重铅酸电池、PV成本高(1980年代约20美元/瓦),制约VIPV商业化。
从技术与市场现状看,当前EV与PV技术已获突破,EV进入大众市场,PV成本降至0.5美元/瓦以下、效率超20%,但VIPV市场进展缓慢。现有VIPV项目如美国Aptera、德国 Sono Motors Sion等,因客户收益不突出、生产资金不足等问题,或延迟交付或终止项目。而在特定场景,如休闲车(RVs)、公交车、卡车及船舶,PV应用较成熟,RVs用PV为辅助电池充电已标准化,公交车与卡车车顶PV可替代低效发电机,船舶PV也成为常见配置,这些领域构成VIPV的潜力 niche 市场。
报告还分析VIPV市场进入的核心挑战,从技术看,汽车表面空间有限,PV能量产出难满足EV日常需求,且汽车设计需平衡PV集成与外观、 aerodynamics;从市场看,消费者更倾向通过屋顶光伏为EV充电,该方式成本更低、产能更高,削弱VIPV独特性,同时传统车企对VIPV技术认知不足,优先推进纯EV生产,暂未将VIPV纳入重点布局;从用户需求看,现有VIPV项目未充分凸显客户收益,难以打动“早期大众”群体。
未来展望方面,VIPV短期将聚焦 niche 市场,如低能耗轻型电动车、基础设施薄弱但光照充足地区的小型交通工具;长期看,高-efficiency PV(超30%)的应用、EV轻量化与能效提升,及双向充电技术普及,或为VIPV创造新机遇。此外,政策推动如强制停车场安装光伏顶棚,可间接促进VIPV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为其市场渗透创造条件。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