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米汽车突然自己“跑路”?这届车主的恐惧,藏着三个关键追问
创始人
2025-10-02 23:55:41
0

家人们,最近山东威海那段监控视频看得人后背一凉——一辆停在店门口的小米SU7,没人碰、没钥匙插入,突然自己启动,慢悠悠地就往路中间开,店里老板娘的惊呼声隔着屏幕都听得清清楚楚,车主连滚带爬冲出去追车的样子,更是把那种慌乱和后怕写满了脸。

这事一上热搜,评论区直接炸了锅,6500万的阅读量里,藏着大家最真实的焦虑。今天咱们就扒扒,这起“汽车自走”事件,到底戳中了公众哪些最关心的点。

第一个追问:真相到底是“误触”还是“失控”?小米客服第一时间说了,可能是车主误触手机远程启动功能。但车主当场晒出监控:全程没人靠近车,自己手机都没解锁,钥匙还揣在兜里。懂车的朋友都知道,现在智能车的远程控制有多复杂——至少要打开APP、点进功能页、确认操作好几步,想“误触”到让车自己开走,简直像闭着眼解锁手机还精准点对了所有按钮,概率低得离谱。更让人揪心的是,直到现在小米也没拿出后台操作日志,那汽车的“黑匣子”里到底记了啥?是系统抽风、信号干扰,还是真有未知的技术漏洞?这成了大家最想解开的谜。

第二个追问:智能汽车的“安全边界”到底在哪?可能有人会说“万幸没撞人”,但恰恰是这种“幸运”,才藏着更大的隐患。想想看,要是这事儿发生在小区里,旁边围着玩耍的孩子怎么办?要是停在斜坡上,车辆失控冲下去又会怎样?更让人联想的是,之前小米SU7在高速上因智驾系统识别不到水马出过大事,如今低速静置状态下又出这种幺蛾子,难免让人想问:从高速行驶到原地停放,这些智能系统到底还有多少“想不到”的漏洞?有科技博主就分析,信号干扰、传感器误判、电子控制单元故障都有可能,而任何一种可能性,对普通车主来说都是致命的风险。

第三个追问:车企该给的“安全感”,为啥总在“事后回应”里?事件发酵三天,我们没等到官方声明,只等到客服一句模糊的“可能误触”。对比之前小米SU7高速事故后,雷军深夜致歉并承诺公开数据的态度,这次的沉默难免让人心寒。大家真正在意的,从来不是“有没有出事”,而是“出事之后能不能说清楚、改得了”。就像有网友说的:“我买智能车是图方便,不是买个‘定时炸弹’,连停着不动都让人提心吊胆,这智能还有啥意义?”

其实不管是这次的“汽车自走”,还是之前的智驾事故,公众的焦虑本质上就一句话:我们愿意为技术创新买单,但不能为技术漏洞买单。智能汽车的核心应该是“更安全”,而不是“更刺激”;车企的底气应该来自扎实的测试和透明的担当,而不是含糊其辞的解释。

目前这起事件还没有最终结论,但它已经给所有智能车企敲了个警钟:消费者对智能技术的信任,从来都是易碎品。希望小米能尽快拿出实打实的调查结果,给车主一个交代,也给所有关注者一颗定心丸。毕竟,再先进的科技,也得先守住“停得住、控得稳”的底线,你说对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车生活汽车榜颁奖典礼... (2025年11月20日,广州)今天,“2025车生活汽车榜颁奖典礼”在广州白云宾馆盛大启幕。来自全...
“黄金四步法”让你遇事不慌 一通百通 快联快通 “五个争当” 开路先锋 高速行车,险情往往突发 —— 方向盘失控、轮胎爆胎、前方...
奔驰CEO段建军:电动时代的超... 电动化浪潮下,高性能车型深陷多重技术困局:高速性能衰减、持续输出受限、补能效率不足,频繁快充还易折损...
国际驾照怎么办理去哪里办全球1... 随着出国旅游和商务出行的增多,不少人会选择自驾探索目的地,但出国自驾离不开国际驾照。很多人都会问:国...
武汉车展 | 降本、合规如何兼... 【商用车新网原创】 11月10日~13日,在2025武汉车展上,东风商用车以全新能源阵容亮相,用纯电...
国产中大型SUV新车推荐:红旗... 在消费升级与家庭结构变迁的浪潮中,新时代家庭用户在选购座驾时面临着新的抉择:是选择传统燃油车的稳定可...
保运集团召开“党建+新媒体”赋... 保运集团召开“党建+新媒体” 赋能企业发展专题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
国际驾照怎么申请三步搞定海外自... 随着出国旅游和自驾游的热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际驾照怎么申请,毕竟一本国际驾照能让海外出...
拒绝数据泄露风险!易泊车牌识别... 智能识别,私有护航:易泊车牌识别的独特优势 在众多车牌识别技术中,易泊车牌识别私有化部署凭借其独特...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覆盖全国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覆盖全国,这一现象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镇,充电桩的身影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