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近几个月,迈巴赫S级销量表现抢眼,稳居豪华D级轿车第二名,奔驰S级却持续下滑,甚至卖不过价格贵它许多的迈巴赫S级?
就拿146.8万的迈巴赫S480来说,它已经从加价变成了降价,落地价跌到一百四五十万,分期还有更大优惠。
这个价位,前几年连奔驰S450L 4MATIC都得一百三十多万,但现在迈巴赫的气场和逼格明显更高。 为什么价格更低的奔驰S级反而卖不过迈巴赫?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价格战说起。
迈巴赫S480作为主力车型,价格大幅下探,直接冲击了奔驰S级的市场。 奔驰S400L商务型优惠后还要80多万起步,S400L豪华型落地价超100万,S450L 4MATIC更是远高于宝马7系和奥迪A8L。
相比之下,迈巴赫S480现在一百四五十万就能拿下,与奔驰高配车型的价差缩小到20万左右。
有钱人觉得这点差价换来的品牌提升很值,毕竟迈巴赫是超豪华标志,开出去面子十足。 这种价格内耗,让奔驰S级陷入了尴尬境地,低价位性价比不足,高价位又容易被迈巴赫截胡。
消费者心理也在悄然变化。
经济形势不佳,消费降级趋势明显,许多原本计划买奔驰S级的客户开始精打细算。 他们要么转向高性价比的国产电车,比如蔚来ET7或理想L9,这些车智能配置丰富,价格只有S级的一半;要么选择尊界S800这种多功能平替车型,它号称能对标S级,但价格更亲民。
迈巴赫S480则抓住了另一批客户,他们追求极致豪华,又不愿多花冤枉钱。 迈巴赫的品牌光环在这里发挥了关键作用,毕竟它比普通奔驰高出一个层级,开出去更有辨识度。
产品设计上的争议也不容忽视。
奔驰S级近年转向年轻化设计,比如更流线的车身和数字化内饰,但这反而让一些传统豪车买家感到不适。 他们抱怨S级失去了以往的庄重感,气场不如老款。 反观迈巴赫S级,保留了经典的“垂瀑式”格栅和超长车身,视觉上更显威严。
用户反馈显示,商务场合中,迈巴赫的出场总能吸引更多目光,新S级则被批评“太像大号C级”。 这种设计分歧,直接影响了核心客户群的购买决策。
电动化转型的迟缓,进一步削弱了奔驰S级的竞争力。
奔驰EQ系列虽然推出已久,但智hf.yxt8yy.iNfOhTtPS| map.yxt8yy.iNfOhTtPS| gt.yxt8yy.iNfOhTtPS|能驾驶和三电技术相比特斯拉或国产新势力并无优势。 例如,EQS的续航和充电效率在实测中常被诟病,S级作为燃油车,又无法满足部分用户对新能源的偏好。
迈巴赫S480则坚守燃油阵地,精准服务那些仍偏爱传统动力的超高净值人群。 这部分客户对电动化不感冒,更看重机械质感和品牌传承,迈巴赫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更是雪上加霜。
宝马7系和奥迪A8L通过大幅优惠抢占市场,7系入门款已跌破80万,A8L甚至打出“性价比旗舰”的口号。 同时,国产高端电车如红旗E-HS9或仰望U8,以更低价格提供豪华配置,分流了S级的潜在买家。
尊界S800这类新兴品牌则凭借多功能设计吸引实用主义客户,它们宣传“一车多用”,直接挑战S级的商务属性。 迈巴赫S级则凭借超豪华定位,避开了与普通豪华车的正面厮杀,反而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
价格策略的调整也反映了厂商的无奈。
奔驰S级为了维持品牌溢价,优惠幅度有限,而迈巴赫S480的降价是主动出击。 经销商数据显示,S480的库存周转率远高于S级,因为降价刺激了购买冲动。
另一方面,S级的高配车型如S580和S680,价格高昂,但销量贡献微小,无法拉动整体数据。 这种产品线失衡,让奔驰在高端市场显得被动。
用户口碑的传播效应也不可小觑。
社交媒体上,迈巴赫S480的车主分享频繁,强调其“性价比超值”,奔驰S级的讨论则多集中于设计争议或电动化短板。 这种舆论氛围影响了潜在买家的决策,尤其是商务用户,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口碑稳定的车型。
迈巴赫的历史底蕴和限量感,进一步强化了其稀缺价值,而S级在大众眼中的形象逐渐普通化。
最终,销量数据说明了问题。
近三个月,迈巴赫S级月均销量突破千台,而奔驰S级则跌破500台,差距持续拉大。 价格、设计、电动化、竞争四重压力下,S级的传统优势被稀释。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表明在豪华车市场,品牌层级和实际体验比单纯的价格标签更重要。 迈巴赫的崛起,不仅是产品胜利,更是市场细分策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