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了。整整6年。
特斯拉的”期货”终于交付了?2025年2月25日,当特斯拉向中国车主推送2024.45.32.12版本更新时,无数车主激动得差点哭出来。但很快,现实就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闯红灯。压实线。2小时7张罚单。
这就是传说中的”完全自动驾驶”?这就是马斯克口中的”技术奇迹”?说好的降维打击呢,怎么感觉像是被降维了。
更狠的还在后面。6.4万的价格一公布,整个汽车圈都炸了。华为ADS 3.0买断价1万,小鹏XNGP直接免费送,比亚迪更是把高阶智驾标配到10万级轿车。这价差,直接拉开了6倍。
真香定律失效了?
功能阉割得让人心疼
说是FSD,其实就是个”EAP Pro Max”。相比美版FSD V12的自动泊车、智能召唤,中国版就像被砍掉了手脚,只剩下路口转向、红绿灯识别这些基础功能。
这叫完全自动驾驶?这顶多叫”半自动驾驶”好吧。
硬件歧视更让人寒心
更过分的是。只有2024年2月后生产的HW4.0车型才能升级。那些早期车主花6.4万买的”期货”,彻底沦为沉没成本。
想象一下,你满怀期待等了6年,结果被告知”对不起,你的车太老了,不配用”。这种感觉,比被人当面打脸还难受。
违章频发成笑柄
博主陈震开着FSD上路,2小时内违规7次。走自行车道、压实线、转弯车道直行,基本违章大全都集齐了。还有媒体测试显示,一次测试竟然出现34次违章。
这哪里是智能驾驶,这明明是”违章收割机”啊。
车主们现在的心情,大概就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本想着终于能体验一把”未来科技”,结果体验到的是”罚单生成器”。
国产智驾的反击太狠了
华为ADS 3.0:1万块买断,无图方案覆盖98%复杂路口
小鹏XNGP:直接免费送,夜间施工识别率比特斯拉高17%
比亚迪”天神之眼”:红绿灯倒计时预判误差小于0.5秒
这些数据摆在面前,特斯拉的6.4万显得多么苍白。技术代差不足以支撑6倍价差,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用户心智已经改变
95后购车者73%首选国产智驾。理由很直白:”特斯拉FSD太贵,等它成熟我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这话虽然扎心,但说的是实话。在这个”智驾平权”的时代,谁还愿意当冤大头?
性价比完全崩塌
极氪007 YOU版:整车26.9万含终身免费智驾
问界M9:智驾包折算日均成本仅2.7元
五菱星光:10万级车型标配高速NOA
对比一下特斯拉的6.4万,这不是割韭菜是什么?
当然,也有人说特斯拉的技术更先进。端到端大模型、纯视觉方案,听起来确实很牛。但问题是,技术再先进,用户体验跟不上也白搭。
张抗抗博士体验后说,FSD在难题上考得很好,在简单题上犯错误。这就像一个数学天才,微积分做得飞起,但加减法总出错。你说这样的”天才”,值6.4万吗?
技术溢出已经失效
特斯拉引以为傲的BEV+Transformer架构,早被华为、蔚来等逆向突破。2024年国内智驾专利申请量反超特斯拉3.2倍。
纯视觉路线不再是独家秘籍。这就像当年的苹果,创新被安卓阵营快速模仿,优势荡然无存。
定价体系彻底崩塌
6.4万的定价,遭遇了”中国式定价”的降维打击。当华为、小鹏们都在玩”科技平权”的时候,特斯拉还在坚持”技术信仰”的溢价。
时代变了,马斯克。
用户争夺战已见分晓
年轻车主用脚投票了。他们选择的逻辑很简单:为什么要花6.4万买一个”半成品”,当免费或者便宜的替代品体验差不多甚至更好?
这场博弈最精妙的地方在于:特斯拉用6年时间培育了中国的智驾市场,结果发现自己成了”陪练员”。真正的赢家早就浮出水面了。
没有输家的战争
话说回来,这场竞争对整个行业都是好事。
特斯拉的价值依然存在:倒逼本土供应链升级,催化政策破冰。上海已经开放128公里高快速路测试,这就是FSD带来的积极影响。
国产智驾也迎来了机遇:华为车BU估值突破5000亿,小鹏牵手大众获70亿技术转让费,比亚迪智驾研发投入翻倍。
当”鲶鱼”变成”陪练员”,真正受益的是消费者。我们终于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到高质量的智驾体验。
最终的判断
6.4万买特斯拉FSD值不值?
从技术角度看,特斯拉的算力、数据优势依然存在。随着在中国运行时间增加,体验会越来越好。
但从性价比角度看,这个价格确实有些离谱。尤其是在国产智驾快速崛起的当下,特斯拉的性价比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更关键的是,智驾技术发展太快了。你今天花6.4万买的”期货”,说不定明年就成了”过时货”。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特斯拉的铁粉,对价格不敏感,那就体验一下未尝不可。但如果你追求性价比,那国产智驾绝对是更好的选择。
毕竟,在这个”卷王”横行的时代,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让别人去当小白鼠,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你会为特斯拉FSD多花6万块吗?在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期待大家的精彩观点~
这场智驾大战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更加精彩。你怎么看?
点个赞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