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跨界造车,五粮液这事儿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24.94亿真金白银砸下去,弄出来的凯翼昆仑车标居然长得像个酒杯!
不过笑归笑,这车的产品力还真不是闹着玩的。
凯翼昆仑基于i-FA平台打造,4738mm×1968mm×1708mm的车身尺寸,2820mm轴距,妥妥的中型SUV标准。
意大利设计师操刀的外观确实有两把刷子,直瀑式中网配闪电式贯穿大灯,机甲风十足。只是那个酒杯车标...emmm,五粮液的烙印太明显了吧。
动力系统搭载鲲鹏1.5T发动机,配腾讯TAI 4.0智能座舱和华为HiCar,配置拉满。
最关键是价格,9.99万的指导价优惠后只要7万多,15万的高配版本优惠到12万出头。这性价比,同级别真找不到对手。
但现实很骨感——2024年全年销量8706台,市场份额只有0.07%。在中型SUV细分市场排名第52位,几乎没有存在感。12月单月889台的成绩更是惨淡得让人心疼。
为啥卖不动?品牌认知度是硬伤。
五粮液虽然是白酒巨头,但在汽车领域完全是新手。消费者看到这个酒杯车标,第一反应不是“哇,五粮液出品”,而是“这什么牌子?靠谱吗?”品牌背书在汽车这个重决策行业太重要了。
再看技术层面,凯翼昆仑的1.5T发动机虽然够用,但在新能源浪潮下显得有些过时。
当比亚迪、理想们都在玩混动、纯电的时候,你还在拿传统燃油机说事?时代变了,老铁。
价格战也是个问题。优惠后7万多的价格确实香,但这种“以价换量”模式能持续多久?持续降价只会让品牌越来越low,陷入恶性循环。
说到底,五粮液造车更像是地方政府产业布局的产物。宜宾要打造千亿汽车产业,五粮液作为本地龙头企业被推着入局。
这种“政治正确”的投资,缺乏市场驱动力。
我倒不觉得五粮液造车完全没戏。毕竟有奇瑞的技术背书,产品品质还是有保障的。关键是要找准定位——别想着跟谁硬刚,老老实实做好性价比这张牌。
现在新能源车企都在拼命内卷,传统燃油车市场越来越小。
凯翼昆仑要想突围,要么转型新能源,要么在细分市场找到差异化优势。光靠价格战,真的撑不了太久。
五粮液专心酿酒不香吗?非要蹚汽车这趟浑水。24亿投下去,现在这销量...股东们看了得多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