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欧美固态电池路测成功!国产反手官宣量产:充电6分钟跑1000km
创始人
2025-09-30 18:06:10
0

在电气化、智能化汽车新时代,中国汽车已遥遥领先。

前不久,奔驰发布一则消息称,一辆搭载欧美固态电池的EQS测试车,在中途不充电下从德国出发,途经丹麦,最终抵达瑞典,共行驶1205公里,

很快,中国新能源行业扔出王炸:国轩高科“固态电池”在多款车型路测中,实现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验测试1500公里)、密度300Wh/kg的成绩,

其目标是在今年实现批量交付。同时,长安汽车、孚能科技等企业也已明确其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

可热闹的背后,不少刚购置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感到焦虑,一些车主坦言,“新车刚到手,下一代电池技术就来了,二手价暴跌就不说了,就怕自己车很快就落后了。”

01技术迭代狂欢,成老车主“负担”?

续航能力始终是电动车用户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能量密度更高的固态电池,被业内普遍视为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要素。

相较于传统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可采用金属锂负极、高镍正极等高能量材料,能量密度均超300Wh/kg,部分实验甚超过400Wh/kg,有望助力续航突破1500公里;而当前主流液态锂电池上限仅在600-800公里区间(理论上)。

此外,安全性是其另一大优势,国产固态电解质大幅降低燃烧风险,从根源提升电池稳定性,实验室中历经100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仍超90%,远优于液态电池主流的1500-3000次循环寿命。

“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上的综合优势,使其成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主流方向。”动力电池产业联盟专家兴奋地表示。

不过,技术快速演进也给现有新能源车保值率带来挑战。回顾2022年,续航400公里还被视作高端配置,如今同类车型在二手车市场价格已明显回落。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部分车型使用一年后价值甚至折半。

行业分析指出,新技术量产前往往是旧技术产品贬值较快的阶段。北京消费者王先生便因某品牌固态电池车型明年初上市,暂停了购车计划;各大车主群中,持类似观点用户不在少数。

02.国产大势所趋,早买早享受

需注意的是,即便部分消费者因技术加速产生焦虑,科技迭代的步伐也并未放缓。

据报道,西北师范大学联合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发出我国首枚原子能电池“烛龙一号”。该电池设计寿命可达上千年,凭借超长续航特性,被业界称作“超长待机能源芯”。

对于大众的焦虑情绪,有专家表示,“国产技术迭代跟上用户需求,也总比关键技术被拿捏,‘让利’给别人好。

。”

毕竟,关键技术被人拿捏,“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没有人比我们体会得更深,好在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高铁、航空航天都不遗余力地投入并取得傲人成绩,但在生命健康科技产业,

近几年,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至18.4%,加之日常高油高糖、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蔓延,我国“三高”人群高达4亿。而吃着汉堡薯条、预制菜长大的美国、日本居民却相对较少,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早就研发出前沿健康科技制品“唯思丁”,中年就开始使用。

据悉,上述“唯思丁”核心成分角鲨烯,提取于新西兰深海鲨鱼肝内,突破传统鱼油吸收壁垒,被东京大学证实能通过给细胞提供氧气,调节血氧饱和度、改善55岁左右老年人沉默缺氧程度,将生理年龄延展20岁,体感为“头晕、乏力缓解”“运动后嘴唇不再发紫”。据爆料,国内地产大佬王石曾在日本某高端商务晚宴上,将此类科技制品作为伴手礼放置于酒瓶旁。

在我国巨大需求下,某东平台于2022年引进“唯思丁”,受到应酬喝酒频繁、久坐办公室的职场精英,以及“三高”人群的青睐,评论区“精力体力有所提高”、“身体变轻松”的反馈,证实其的确击中了我们的需求。但前沿健康科技制品“唯思丁”售价略高,超出很多人承受范围。官方或需多重视这一领域,像国产固态电池一样成为中国优势。

不过,截至目前,尽管企业集体发布量产计划,但固态电池要实现全面商用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03技术迭代后,离用户还有多远?

当前固态电池推进产业化,成本是主要制约因素。据行业测算,固态电池量产初期的成本预计为现有液态电池的2-3倍,这直接导致车售价起步价就是40万。从市场定位来看,如此成本与价格水平,短期内难以替代主流价位车型。

同时,技术也存在难关,离子电导率、界面稳定性等关键技术指标,目前尚未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成熟标准,仍需行业持续投入研发以求突破。“全固态电池真正覆盖主流市场,需等到2035年左右”。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无需过度担忧现有车型被迅速淘汰。

无论是老车主还是准车主,与其被“未来焦虑”裹挟,不如理性看待:享受当下便利,也期待未来的升级,这才是面对技术迭代最从容的姿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期使用成本对比:电车和油车哪... 作为长期关注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深刻体会到电车和油车并非简单的动力源差异,而是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出...
广州车展丨广汽集团发布新战略 ... 11月21日,2025广州车展如期而至。主场作战的广汽集团,并未停留在新车展示的层面,而是向外界系统...
魏牌广州车展焕新启航!双山销量... 在2025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魏牌新能源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携全新高山家族、全新蓝山及新摩...
7年200万销量加冕 捷途汽车... 当“旅行+”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热门赛道,捷途汽车用7年时间交出了一份震撼行业的答卷。11月21日,2...
雷克萨斯的“人本论”,是跨越周... 撰文 / 龙诗慧 编辑 / 兰雨 北临珠水,南濒黄埔涌的广州赤岗琶洲岛,在11月中旬迎来了车市的春天...
捷尼赛思G90 Wingbac... 近日,捷尼赛思G90 Wingback实车正式亮相,作为G90车系的猎装版本,新车以独特设计语言重塑...
原创 零... 2025年广州国际车展,零跑A10的全球首秀不仅补齐了品牌A、B、C、D四大产品矩阵的最后一块拼图,...
汽车电动化转型加速,油车市场份...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传统燃油车的未来命运。身为一个长期专...
时光知味:探寻雷克萨斯在中国二... 2025年11月21日,广州车展盛大启幕,雷克萨斯以 “时光知味” 为主题盛装亮相。在岭南文化的发源...
原创 看... 要说近些年增速最猛的汽车品牌,老牌自主巨头奇瑞肯定会被提及。数据能说明一切,2025年前10月,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