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刷到个新闻,北京有辆 L3 级自动驾驶车在路上撞了护栏,车主和厂家互相扯皮,看得人一头雾水。那会儿就琢磨,这要是撞了人,责任不得更乱?还好 2025 年这事儿终于有谱了,新出的规矩把车主和厂家的责任掰扯得明明白白。
先说最常见的 L2 级车,就是咱们常说的辅助驾驶,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那套。之前总有人开着这功能就撒手不管,刷手机、吃东西的大有人在。现在明确了,这级别的车出了事,甭管你开没开辅助功能,都是车主的锅。说实话这挺合理的,毕竟系统只是 “帮把手”,方向盘还在人手里呢。我楼下老张去年就吃了这亏,开着辅助驾驶没及时刹车蹭了人,保险赔完自己还掏了不少,现在上车比谁都专注。
到了 L3 和 L4 级就不一样了,这俩算正经的自动驾驶了,能自己判断路况、变道超车。但责任也变得绕,得看具体场景。比如在高速上系统全权接管的时候出事故,要是查出来是算法有问题,那厂家就得兜底。但要是系统提醒车主接管,车主磨磨蹭蹭没反应,那责任就归车主。深圳之前有个案例特典型,L4 级车在城区开着,系统突然报警要接管,车主正找手机没理,结果撞了闯红灯的电动车,最后判车主主要责任,厂家因为提醒及时只担了点次要责任。
最厉害的 L5 级就简单了,完全不用人管,理论上车主都能在后座睡觉。这种车要是出事,除非是车主闲得慌非要抢方向盘,不然全是厂家的责任。听说奔驰早就放话了,自家 L3 级车出事他们担责,现在看来是提前踩准了政策的点。不过有个问题特现实,车的数据都存在厂家云端,之前有车主想调数据维权,磨了俩月都没拿到,这往后要是真出事,取证怕是还得费点劲。
对了,今年国家还出了个伦理指引,强调系统得能追溯责任,说白了就是得给事故留证据链。这政策出来,厂家再也不能靠 “系统没问题” 这种空话甩锅了。北京、上海这些地方都有了自己的条例,北京更是直接允许自动驾驶车上路当私家车用,看来这技术是真要普及了。
其实我之前一直担心,哪天路上全是自动驾驶车,出事了都找不到负责人。现在看这规矩,算是把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但有一说一,不管责任归谁,安全才是最要紧的。就算厂家兜底,真出了事受苦的还是自己。
之前总听人说自动驾驶是 “解放双手”,现在才明白,解放的是操作,不是责任。不同级别的车,责任边界分得清清楚楚,车主和厂家都没法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