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对纯电车戴过“有色眼镜”啊?
我以前对它简直是“避之不及”——总觉得那安静是没灵魂,智能是花架子,充电更是能把人急疯。
甚至私下跟朋友吐槽:“这玩意不就是靠政策扶着吗?
论实用,哪比得上油车靠谱!”直到上个月,朋友出差把他的电车扔给我“代管”,我被迫开了3天,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完了,这东西好像真有点让人上瘾?
倒不是说电车完美无缺,续航焦虑偶尔还是有,但它那些优势,真的戳中了日常开车的痛点。
就像有人说的,你没真用过之前,永远不知道它改变的不是“开车”,而是你习惯后就再也回不去的日常。
以前开油车,我总觉得是“人迁就车”:起步怕顿挫得轻踩油门,堵车时脚在刹车和油门间挪来挪去,开一小时就觉得腰发僵。
但开朋友那台电车时,第一次踩电门就愣了——没有换挡的顿挫感,一踩就走,松电门时动能回收慢慢减速,不用老盯着刹车。
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
大概就像你以前天天穿硬底工装靴走路上班,突然换了双踩屎感的运动鞋,不用刻意调整步伐,怎么走都轻松。
曾看到某汽车博主说“电车的线性加速是油车很难给到的‘丝滑感’”,以前觉得是夸张,自己开了才懂——不用“揣摩”车的反应,人跟车的“沟通成本”低多了。
更让我意外的是它的安静和稳。
以前总觉得“发动机轰鸣才是驾驶的灵魂”,但开的10来万油车,那噪音与其说是“灵魂”,不如说是烦人的背景音。
开电车时,市区里开60码,车内只能听到点风噪,放首歌都不用调大音量。
而且它的稳也很直观。
之前开油车跑高速,到100码就觉得车身有点飘,风噪也跟着变大;但这台电车因为电池在底盘,重心低,踩到100码时,方向盘还是稳稳的,车身没什么晃动。据乘联会去年的数据,同价位电车的底盘稳定性评分,平均比油车高12%,现在看来或许不是虚言。
最开始我最担心的充电问题,也没想象中麻烦。
第一天开去公司,快下班时发现只剩30%电,慌慌张张打开导航搜充电桩,结果发现写字楼地下停车场就有,充了35分钟到80%,刚好够我开一周通勤。
周末去郊区玩,本来怕沿途没桩,搜了下发现3公里内有两个充电站,快充20多分钟就能补满,趁这功夫买瓶水、吃个面包,回来就能接着走。
身边也有朋友说“电车充电还是不如加油快”,但日常用下来,一周充一次就够,每次半小时,其实比我以前每周跑加油站排队加油花的时间还少。
曾有研究指出,现在国内一线城市充电桩覆盖率已达每平方公里1.2个,大多时候真不用愁“找不到桩”。
现在再回头看以前对电车的偏见,才发现很多都是“想当然”。
就像有人觉得“无线耳机不如有线稳定”,真用惯了就离不开那股方便劲儿。
你以前对纯电车有过哪些“刻板印象”?
要是有机会租电车开3天,你觉得自己会被“种草”吗?
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