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IO Day 2025上,蔚来汽车正式发布全新一代ES8,以“全场景科技旗舰SUV”的定位重新切入高端纯电市场。新车推出7座行政豪华版、6座行政豪华版及6座行政签名版三款车型,整车购买价40.68万元起,采用BaaS电池租用方案后,车价下探至29.88万元起,较上一代车型直降超10万元。
面对外界对“价格战”的质疑,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发布会后明确回应:“全新ES8的定价策略基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公司依然保持合理毛利,这不是短期价格战,而是品牌定位的精准校准。”
李斌坦言,上一代ES8定价超52万元,主要受制于电池及新技术的初期高成本。而全新ES8的降本逻辑,源于蔚来近三年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度自研与供应链话语权提升。
技术自研方面,全新ES8搭载的“神玑NX9031”智驾芯片成为降本核心。该芯片采用5nm工艺,集成32核架构,以单芯片替代上一代车型的4颗英伟达Orin-X芯片,单车成本直降2万元。此外,自研电机效率提升至97%,自研四活塞刹车卡钳在保持34.9米百公里刹停性能的同时,成本较进口部件降低30%以上。
供应链管理层面,蔚来通过“资本绑定+组织调整”重塑议价能力。例如,投资激光雷达供应商图达通、4D毫米波雷达企业赛恩领动后,蔚来获得优先供货权且采购价较市场低8%-12%。以电池为例,蔚来与宁德时代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价格较现货采购低10%,并推动电池Pack技术自研,进一步压缩成本。
李斌透露,随着NT3.0平台车型销量攀升,零部件复用率提升至65%,仅采购成本就降低15%-20%。预计到2025年12月,全新ES8月产能将达1.5万辆,结合乐道L90等车型的产能释放,蔚来工厂整体利用率将从60%跃升至85%,分摊至每辆车的固定成本大幅下降。
针对“降价是否意味着减配”的质疑,李斌强调,全新ES8的降本策略遵循“该省省、该花花”原则,核心性能与用户体验反而全面升级。
配置对比显示:
车身尺寸:车长从5.1米增至5.28米,轴距达3120mm,空间表现超越同级竞品问界M9纯电版(50.98万元起);
动力性能:标配102度电池,CLTC续航达635km,零百加速3.97秒进入“3秒俱乐部”;
智能座舱:搭载21.4英寸mini-LED天空屏、天琴沉浸声音响系统(27扬声器,峰值功率4082W),并首发Dirac RRAM超境临场技术,还原录音室级声场环境;
舒适配置:全系标配智能双腔空气悬架、最新一代采埃孚外置阀CDC,4D全域舒适领航新增车道级感知能力,三排座椅均支持零重力模式。
“我们取消了用户感知较弱的环保冷媒R1234yf(成本较普通冷媒高10倍),但通过结构优化将车身铝含量维持在合理水平,碰撞安全性能在C-NCAP测试中获全优评级。”李斌表示,这种“精准减配”策略使单车成本降低约360元,而用户高感知配置的保留,成为预售20天即引发“门店试驾车不够用”现象的关键。
尽管蔚来尚未实现全年盈利,但李斌明确将全新ES8视为“盈利支柱”。据测算,若全新ES8月销量达1.5万辆,按20%毛利率计算,每月可贡献约3亿元毛利,足以覆盖萤火虫、乐道L60等入门车型的低毛利缺口。
“蔚来创业十年,但汽车行业是长跑,我们没有资格放松。”李斌以“马拉松无终点”比喻当前竞争态势,并透露蔚来已规划未来三年的技术投入:2026年将实现L3级智驾量产,2027年固态电池上车,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技术壁垒。
全新ES8的定价策略已对高端纯电市场形成冲击。对比问界M9纯电版(50.98万元起)、理想L9(40.98万元起)等竞品,蔚来凭借BaaS模式将价格门槛拉低至30万元区间,叠加换电服务与用户运营优势,预售阶段订单量超预期。
“价格降了10万,但产品力反而更强,没理由不选。”一位北京用户表示。而行业分析师指出,蔚来通过技术降本与供应链重构,正在打破“高端纯电必亏损”的行业魔咒,其模式或将成为新能源车企平衡规模化与盈利性的新范本。
从“不计成本的技术探索者”到“精于成本与价值的经营者”,蔚来用全新ES8的定价逻辑,向市场递交了一份关于高端化生存的答卷。
当李斌在发布会上说出“活下去是最重要的”时,这场关于技术、成本与品牌的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