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微博。突然被一组路试谍照给震到了。
小米SU7加长版!真的来了!!
车长直接拉到5米2。轴距3米1。比现款整整大一圈。厚重的伪装布下面,那个熟悉的贯穿尾灯。还有电动扰流板的轮廓。
这不就是年轻人版的”帕拉梅拉”吗?
别急着激动。先看看这波操作到底有多狠。
现款SU7的后排。说实话。有点顶腿。
3000mm的轴距看着不错。但车头设计太长了。真正给到车厢的空间,,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大。一米八的朋友坐后排。膝盖离前排就一拳多点。
长途出行?累。商务接客?尬。
SU7L直接把这个痛点给砍了。
轴距拉到3.1米以上。后排腿部空间瞬间多出10-15厘米。这是什么概念?跷二郎腿都不成问题。一米八五的大个子。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距离。
太狠了。
小米这波算盘打得响啊。家用要空间。商务要面子。一辆车全给你。标准版已经月销2万4。说明大家真吃颜值和性价比这套。L版再砍一刀后排痛点。那些嫌标轴顶腿的潜在买家,转头就能下单。
车长5米2。和帕拉梅拉行政版几乎一样。但价格呢?大概率不到人家一半。这种”豪华平替”的思路。简直是在割传统豪华品牌的韭菜啊。
车型对比车长轴距预估售价小米SU7L5200mm3100mm+35-40万帕拉梅拉行政版5100mm3000mm+80万+现款SU74997mm3000mm21.59-29.99万
差距明显吧?
谍照里还能看到车顶的激光雷达。这可不是噱头。帕拉梅拉的智驾配置。多是高价选装。而SU7L的激光雷达+小米自研智驾系统。大概率标配或低价选配。
年轻人要的就是这个。不为品牌溢价买单。只为实用价值付费。
别以为SU7L只是简单拉长车身。
小米的野心。其实藏得很深。
从内部代号”MS11-L”。到瞄准40万级行政豪华市场的定位。这明显是要和保时捷、宝马、奔驰正面刚啊。过去这个价位段。被传统豪华品牌垄断。年轻人想买行政车。只能付高昂的品牌溢价。
凭什么?
SU7L的出现。相当于用”一半价格”提供同级空间、配置。甚至在智驾上更有优势。小米2024年的《智能底盘技术预研报告》提到四项未来技术。SU7L有望搭载全主动悬架、四电机系统。
全主动悬架能毫秒级调整。过减速带不颠。急转弯不晃。比帕拉梅拉行政版的基础悬架更懂城市路况。四电机系统让这台5米长的车。零百加速还能维持在4秒级。
行政车的稳重。年轻人喜欢的推背感。都要。
最关键的是。这些配置在帕拉梅拉上选装价动辄数万。SU7L若将其纳入高配甚至标配。等于用”半价”让年轻人享受豪华体验。
这就是”小米式豪华”的核心啊。
谍照里露出的内饰。中控台多了块木纹饰板。颜色像煮过头的咖啡。老气却显贵。这种细节。说明小米真的在认真做行政车的豪华感。
年轻人的第一辆”帕拉梅拉”。真的要来了。
SU7L还不是孤军奋战。除了它。还有主打运动的YU7 GT、解决续航焦虑的YU9增程车。三款车覆盖”纯电行政、纯电运动、增程”三大场景。
这是要把产品线一次性拉满的节奏啊。
7月SU7卖了2万4千台。证明小米这套”性价比+科技感”的逻辑。年轻人真的买账。
买SU7的用户。大多认可小米的品牌理念。有人爱智驾系统。有人冲颜值。也有人觉得”同价位里配置最实在”。当他们有换车、增购需求时。同品牌、空间更大的SU7L自然成首选。
熟悉的车机系统。一致的使用体验。比陌生品牌的豪华标签更有吸引力。
但是。
也要看到问题。
车位已经够难停了。5米2的车身。在拥挤的城市里。真的实用吗?虽然有自动泊车。但不是所有车位都支持啊。
定价也是关键。35万起步算绝杀。40万就得和蔚来ET7肉搏了。小米的品牌力。在这个价位段。还需要更多验证。
购买建议:
适合人群:
- 需要兼顾家庭和商务的年轻用户
- 认可小米生态的科技爱好者
- 追求性价比的豪华车潜在买家
观望理由:
- 车身过长,城市停车不便
- 品牌溢价能力有待验证
- 交付周期可能较长
目前小米新车交付周期约40周。虽然漫长。但也证明需求旺盛。好在小米在加速产能爬坡。目标年底缩短至20-25周。
对SU7L的目标用户来说。”能及时提车”很重要。毕竟没人愿意为一辆行政车等大半年。
网友”SugarDesign”绘制的假想图。加长后整个溜背效果更明显。侧面看十分舒展。不知道加长后电池容量是否会相应变化?理论上轴距调整后。能塞进更多电芯。
最大的悬念还是命名。叫SU7L?还是直接叫SU8?
反正不管叫什么。年轻人的”帕拉梅拉梦”。真的要照进现实了。
过去。年轻用户想要高端行政车。只能仰望豪华品牌。未来。小米或将用SU7L证明。豪华可以不用那么贵。也可以更懂年轻人。
最后一个问题:5米2的转弯半径。能不能一把调头?这关系到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建议等试驾车到店。先体验一下操控性。再决定要不要为后排那点奢侈空间买单。
你觉得小米SU7L能撼动传统豪华品牌的地位吗?35万的起步价你能接受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期待它能真正让年轻人开上梦想中的”帕拉梅拉”~
点个赞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