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PO早知道
一方面将有助于摩尔线程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另一方面亦将推动国内GPU产业生态自主可控进程。
据IPO早知道消息,上交所官网9月19日显示,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26日召开2025年第4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事项。
这意味着,摩尔线程有望成为第一家完成IPO里程碑的国产GPU新贵——2024年11月6日,摩尔线程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今年6月30日,摩尔线程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并披露招股书;9月5日,摩尔线程更新了科创板IPO招股说明书,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了对审核问询的正式回复。
成立于2020年的摩尔线程主要从事全功能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是国内极少数兼顾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国产GPU公司,多元产品布局覆盖从云到端,可以为各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全栈计算支持。
根据最新版本的招股书,摩尔线程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营收规模已超2022年至2024年营收之和——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的营收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和4.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200%,三年累计营收约6.08亿元。
当然,这样的营收增速主要得益于摩尔线程不断丰富的产品矩阵及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自2021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每年推出一代GPU架构芯片,至今已推出“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四代芯片。2024年,摩尔线程还推出了智能SoC芯片“长江”。其中,“苏堤”“春晓”主要用于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图形加速产品,“曲院”“平湖”主要用于AI智算产品,“长江”主要用于智能SoC产品。
事实上,摩尔线程的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部分“卡脖子”领域核心产品的突破——例如,摩尔线程MTT 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基于摩尔线程MTT S5000产品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计算效率。
此外,摩尔线程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量产的全功能GPU厂商,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性、兼容性等方面亦具有突出优势。迄今为止,摩尔线程的产品已应用于大模型训练推理、数字孪生、消费电子、数字办公、云计算等领域,服务云计算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建设、能源、制造等多个关键行业。
在营收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摩尔线程的亏损规模亦逐步收窄——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的净亏损分别为18.39亿元、16.73亿元和14.91亿元,今年上半年的净亏损进一步大幅收窄至2.70亿元;同时,每股收益增厚,由2022年的-10.45元变为今年上半年的-0.68元,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同时,摩尔线程的毛利率已从2022年的-70.08%提升至2023年的25.87%,并在2024年达到70.71%,2025年上半年则维持在69.14%的高位水平。这一趋势显示,摩尔线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质量正在增强;随着收入规模扩大,摩尔线程的费用率逐步下降,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摩尔线程在早前的问询中指出,结合各类产品的历史销量,未来新产品的推出计划、市场空间情况等,预计公司2027年可实现较高幅度业绩增长;另基于对市场空间、产品研发、客户接洽及导入情况等维度的分析,摩尔线程预计公司最早可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在技术端。摩尔线程累计研发投入超过43亿元,配备近90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超过75%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核心成员多来自国际科技巨头。截至2025年6月30日,摩尔线程累计申请专利一千余项,获得授权514项,授权专利数量在国内GPU企业中排名领先,其中包括453项境内发明专利,覆盖GPU多个核心技术环节,展现出扎实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技术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摩尔线程本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AI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研发,并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布局。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一方面将有助于摩尔线程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另一方面亦将推动国内GPU产业生态自主可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