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近日在重庆拉开帷幕,这场为期四天的行业盛会通过“展、赛、会、演、节”五大板块,为山城注入强劲活力。作为重庆汽摩产业的核心承载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携多家企业深度参与,展现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与全球化布局的最新成果。
在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1500余种凸轮轴产品从流水线末端鱼贯而出。这家拥有近40项国家专利的企业,近日通过全资子公司重庆众立宏轴科技有限公司,在科学城高新区摘得10亿元投资项目。该项目将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基地,规划年产能1000万台套,预计年产值突破6.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
“传统汽摩企业必须通过智能化破局。”金桥制造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实现凸轮轴设计开发、工艺质量等环节的国内领先水平。这种转型并非孤例,科学城高新区正以新能源细分赛道为突破口,推动30余家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通过“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系统,区内企业实现生产数据实时互通,智能制造场景覆盖率达82%。
面对国内摩托车市场2008年后的增长瓶颈,重庆汽摩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作为最早布局全球化的车企之一,鑫源汽车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的Asaka Motors工厂正式投产,规划月产能1500台。通过本地化生产,X30、T30等主力车型成本降低23%,2023年该品牌在乌兹别克斯坦月销量突破600辆,T3系列更夺得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我们针对中亚路况调整了车辆悬架系统,并开发适应高温环境的电池组。”鑫源汽车国际业务总监透露,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已建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与12家物流企业达成合作,累计培养本地技术人才300余名。目前,其海外布局已延伸至越南、意大利等50个国家,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的全链条体系。
科学城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借助摩博会平台,区内将重点展示汽摩产业数字化协同成果。通过构建“未来工厂”联盟,10家链主企业已实现订单、库存、物流数据共享,带动上下游300家企业提质增效。随着陆海新通道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重庆汽摩正从产品出口向技术标准输出转型,2024年海外本土化生产占比预计提升至35%。
来源:https://www.drd.com.cn/jushu/202509/9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