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后,已经进入高度同质化竞争的市场瓶颈期。新车配置越来越高,迭代越来越快,价格也越来越低。对用户来说是“加量不加价”,但对于企业而言,则需要面对“增收不增利”的发展困境。
与此同时,在AI技术的驱动之下,全球产业都迈入到效率竞争的新阶段,汽车产业也正在加速变革,“快鱼吃慢鱼”的竞争趋势愈加明显。
在9月16日举办的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出行专场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智慧出行总裁钟翔平指出,汽车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深耕”新阶段,AI技术已成为车企提升运营效率、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特别是随着供应链、研发、营销等刚性成本的持续上升,汽车企业更加需要重视通过智能化的底座去提升全链路的协同和管理效率。
可以说车企拥抱AI智能化的效率,将决定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最终格局。如何抓住新技术浪潮,建立长久发展的韧性,成为每个企业面前的必答题。
在这一背景下,腾讯提出以“好用的AI”为产业赋能,通过云、图、AI等底层基础设施,帮助车企实现研发、生产、营销与服务等全链路增效。
01
智能座舱:从功能堆砌到“车即伙伴”的体验升级
智能座舱市场竞争激烈。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今年1至7月,我国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持续提升。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以AI驱动的智能座舱,正成为汽车企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领域和全新的价值增长点。
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表示,真正的智能是要能够深入理解、高效满足真实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腾讯发布的新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TAI 6.0,可以实现多模态感知、自然语言交互与生态无缝衔接,目标是“让车,成为你身边两位可靠的伙伴”。
一位是“有趣贴心的助理”,通过打造多场景智能体,实现有求必应、懂你喜好,不仅能陪用户聊天解闷,更能贴心安排好生活需求和行程,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乐趣、和关怀。
另一位是“聪明的领航员”,不仅能够精准护航、高效可靠,更能化身你的“生活指南”——洞察沿途所需,丰富用户的出行体验。
据钟学丹介绍,TAI 6.0的核心突破在于“端云一体”的新一代座舱大模型矩阵与AI Agent架构。在端侧,基于混元深度定制的LLM,推理速度提升81%,并在长上下文窗口中,实现对车身传感器信号理解的准确率超97.5%。
TAI 6.0构建的AI Agent架构具备多、快、准、可扩充、易接入等优势,可实现场景与意图的精准理解,并通过自研端云模型协同策略,达成快速响应,意图理解时延小于500毫秒、准确率超95%。
不同于以往App上车成本高、缺乏使用场景,腾讯TAI 6.0此次推出了五大AI智能体上车:
本地生活智能体:极具“活人感”,实现语音连接线下服务,支持订餐、缴费等场景化操作。
全能陪伴智能体“随行Chat”:通过角色扮演满足不同情感需求,提供情感陪伴与多角色对话功能。
出行探索智能体“哪儿值得去”:在导航过程中主动发现沿途兴趣点,生成顺路打卡路线,并提供讲解、购票等服务。智能规划路线与推荐目的地服务。
出行连接智能体:实现随行互连支持车机与手机通过微信扫码互联,打破车机-手机生态壁垒,实现内容无缝流转。
AI地图导航智能体:融入腾讯地图车机版9.0,提供更人性化的导航体验。
五大AI智能体上车,让车上的功能和服务越来越好用,这一切体验的背后,离不开腾讯优势能力的支撑:丰富而鲜活的POI信息、让服务无缝衔接的小程序生态、支撑智能推荐与路线生成的混元大模型,以及基于海量数据的场景及用户理解。
02
地图进化:从“能导航”到“会思考”的AI地图
地图导航是智能座舱最常用的功能,AI地图导航智能体也是腾讯TAI 6.0的重要升级。
在AI技术赋能下,腾讯地图车机版升级到9.0,依托腾讯地图海量数据底座,加上腾讯混元大模型与deepseek双引擎的智能驱动,腾讯打造了三维一体的AI地图导航智能体,让导航从“工具属性”向“智能伙伴”进化。
AI地图导航智能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I指路】告别传统导航的机械指令,实现“想用户所想”的路线推荐和指引。只需一句简单的指令,AI路线功能就能精准识别用户的导航需求,并快速实现路线规划,并且基于位置与车辆信息,主动推荐沿途服务、预警天气。
【AI服务】场景化生活指南,导航即服务入口,出行更加方便便捷。可以实现“一句话智能推荐目的地及服务”;无缝链接微信生态,一键直达订座、下单、充电等各类场景。
【AI陪伴】情绪守护,让旅途充满温度。不止于实用,更懂你的情绪需求,让每一次导航都充满仪式感。
此外,腾讯地图还最新发布“腾讯地图时空智能开放平台”——盖亚(GAIA),基于腾讯位置服务开放平台与位置大数据平台的底层能力,深度融合腾讯混元大模型与时空动态大模型,面向零售、文旅、出行等多个行业,提供从数据分析、精准洞察、智能决策到落地应用的一体化AI底座,帮助企业实现效率提升与业务增长。
钟翔平指出,长期以来地图既是大众出行的必备工具,也是支撑零售、物流、文旅等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结合AI大模型深度挖掘时空数据价值,地图不仅能够精准预判用户需求,还能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在更鲜活、更融合、助增长的战略支撑下,腾讯地图也从“能导航”成为“会思考的AI地图”。
03
全域智能:为企业提效提供全方位工具支持
AI正驱动汽车行业进入全域智能升级新阶段,随着供应链、研发、营销等等刚性成本持续上升,汽车企业更加重视通过智能化底座,提升全链路协同和运营管理效率。
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李博表示,腾讯从设计、研发、营销等全流程环节,为车企打造完整好用的工具集,助力车企的全域智能化提效。
研发环节,腾讯首发“智能体开发平台+ChatBI”方案。在规划车型时,ChatBI一键接入企业多源数据库,智能体开发平台基于MCP能力联网整合市场数据,并利用工作流快速生成多维规划报告,解决数据对接难、分析周期长等痛点。
在排查测试车型故障时,传统模式下,工程师需要手动翻阅大量资料,现在依托AI提供的多智能体协同能力,工程师的查询效率可提升90%。
钟翔平介绍,在智驾云图领域,腾讯已为超过20家车企及Tier 1提供服务。腾讯结合SD地图、轻地图、地图数据服务等云化地图能力,与博世、文远智行、元戎启行等出行科技公司携手,提高自动驾驶训练效率。在腾讯的云地图数据和合规服务的支持下,文远知行联手博世仅用18个月即完成了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的量产上车。
同时,腾讯与广汽、长安、蔚来汽车等车企合作,以智驾云专区、AI Infra、大数据等工具和云图一体化的数据闭环方案,加速端到端自动驾驶落地。
在销售环节,腾讯推出“线索-销售全链AI中台”,整合AI主播、智能线索分派与AI销售助手等应用,推动汽车销售全流程提效。AI销售助手正在借助大模型能力,辅助销售员整合信息、专业应答,推动线索转化从“流程化”全面迈向“智能化”。
腾讯企点结合AI大模型能力,能够更精准识别高质量销售线索,并匹配门店,提升全流程的线索转化率。在服务一汽大众等企业时,试驾线索成本降低了20%以上,到店转化率提升30%以上。
基于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及Robotics X实验室积累的仿真、算法、大数据等能力,腾讯联合文远知行、黑芝麻、光轮智能等出行科技企业,发布了面向具身智能研发场景的全链路工具链。
钟翔平认为,汽车企业具备布局具身智能产业先天优势,“感知、决策、交互”等自动驾驶基础能力,与具身智能体的结合,将催生出广阔的应用场景。
为了解决具身智能企业软件层面的研发痛点,今年7月,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了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钛螺丝”。这是国内首个以模块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的具身智能软件平台,通过SDK和API的方式面向机器人行业开放。
腾讯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总经理费玉霞强调,腾讯不做具身智能硬件,专注为产业提供全栈研发工具链,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具身智能场景落地与规模应用。
截至目前,腾讯已经与100家车企、出行科技公司展开合作,九成车企选择腾讯云,有30多家使用了腾讯的海外云服务,帮助20 家车企搭建智能网联云平台。腾讯的智能座舱产品落地60多个汽车品牌,超过1600万车辆。同时,腾讯与长安、广汽、上汽等40多家企业在AI领域展开合作。
作为行业的“数字化助手和生态共建者”,腾讯将持续以云、图、AI为核心,打造好用的AI,助力企业从增长到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