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微博
记者丨杨松 编辑丨鄢子为
宁波王剑峰家族,拿到大单。
9月中旬,其实控的均胜电子发布公告,获得两家车企项目定点,预计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计划于2027年量产。
“我们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领域,(拥有)技术积累以及软硬件设计、集成与工程落地经验。”均胜电子相关负责人向《21CBR》记者解释拿单原因。
王剑峰同时发力具身智能,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合作。
站上两大风口,均胜电子备受投资人追捧,截至9月19日收盘,市值为518亿元,较年初上涨140%。
王剑峰家族合计持有39.7%股权,据此计算,这部分资产价值超过200亿元。
拿下大单
王剑峰团队最新获得的,是两家头部主机厂的全球订单。
均胜电子总部位于宁波,是国内少数完成全球化布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拥有25个研发中心与超60个制造基地,可以协助车企完成全球生产与制造。
该订单涵盖CCU(集成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的中央计算单元)、智能网联等产品。
“定点通知不反映客户最终的实际采购金额,后续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公告表示,实际销售将以订单结算金额为准。
“芯片技术逐步升级,汽车五大域,即智驾域、座舱域、网联域、车身域和底盘域,走向融合,舱驾融合、行泊一体等融合方案,被提出来。”
相关负责人向《21CBR》记者解释,其融合方案较分散域控制器优势显著,可实现算力动态共享与高效利用,减少硬件冗余及系统总成本。
王家的配件生意,主要分为汽车安全与汽车电子两部分。
1至6月,其新获定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金额约312亿元,其中汽车安全业务1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138亿元。
加上此次的150亿元,均胜电子9个月内斩获的定点总金额超过460亿元。
频繁获得客户青睐,靠两个优势:一是布局早,重投研发;二是拥有供应链及生产制造能力。
王剑峰称,团队早就在2013年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2015年布局车联网。
研发端,其高举高打,拥有6323名技术人员,1至6月,研发支出为16.9亿元。均胜电子还拓展朋友圈,与产业链企业合作。
“汽车智能化趋势下,芯片重要性愈发凸显。”
据官方透露,已与高通、地平线等芯片公司合作,且为黑芝麻智能基石投资人,同时投资新芯航途、欧冶半导体。
募资扩张
订单汹涌,均胜电子扩建工厂。
2024年,其汽车安全解决方案(安全气囊、方向盘、安全带等)生产量3.1亿件;汽车电子解决方案生产量6405.8万件。
这些产能,已经满足不了客户需求。
王剑锋团队,聘请两家外包厂商,分别制造座舱信息娱乐系统、智能互联解决方案。
2024年,两家厂商生产20.2万件产品,收入为3.45亿元。内部称,第三方制造商将继续履行现有订单,直至有效期结束,由自家工厂处理新订单。
王剑峰团队抓紧建工厂,以完成交付,截至6月底,在建工程为30.3亿元。
具体来看,其在湖州扩建产业基地,以提高气体发生器这一核心零部件的自供比例;在菲律宾扩建气囊布及布袋工厂,利用东南亚地区成本与规模优势,提升毛利率。
重资产投入,增加资金压力。截至6月底,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59.1亿元,同比增长54.1%,借款总额也有一定增加。
就负债情况,王剑峰解释,将利用低利率环境,优化流动性并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优化融资结构,以支持海内外业务发展。
“未来,汽车安全业务业绩将持续改善,整体经营现金流预计向好,有息债务规模有望下降。”他表示。
他正准备赴港上市,8月刚刚更新IPO材料。
招股书提及,募来的资金,将用来研发汽车智能前沿技术,提升生产制造能力,优化供应链,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
丝滑切换
王剑峰团队,正将机器人视作新增长点。
4月,其与智元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定制化开发等,开展合作。
“向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迁移,均胜具备天然优势。”在合作仪式上,王剑峰直言,要全面拥抱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同期,其成立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招揽研发与制造人才。
“汽车到机器人,技术同源、生态协同,汽车的传感器、域控制器等技术,都可以用在机器人上。”据内部人士向《21CBR》记者解释,汽车零部件公司入局机器人,存在许多可复用的能力。
2025年,王剑峰团队调整均胜电子定位,从之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变为“汽车+机器人”Tier1(一级供应商)。
新机器人业务,批量收获订单。
据王本人透露,国内市场,定制化主控板,已经实现批量供货;海外为某头部机器人公司交付后脑勺、颈部等部件,并推进下一代头部显示方案及头部总成供货洽谈。
其还与一家海外机器人企业,一起做末端物流、外卖配送机器人业务。
1至6月,均胜电子总营收为302亿元,两大主业占比达到90.5%;包括机器人在内其他业务,贡献不足一成。
人形机器人行业,尚处初期发展阶段。均胜电子的业绩,得靠王剑峰将数百亿订单转化为实际收入。
图片来源:均胜电子,除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