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IAA)拉开帷幕,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风向再次汇聚于此。本届展会现场,中国汽车企业凭借智能驾驶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吸引了国际媒体和行业人士的关注,央视新闻也对中国企业的亮眼表现进行了报道。
2025年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IAA)(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卓驭科技与大众汽车联合开发的IQ.Pilot增强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让燃油车用户同样体验智能驾驶,实现真正的“油电同智”。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和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卓驭成功突破了传统燃油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瓶颈,为中国企业赢得了国际认可。
七年深耕,中德合作迈上新台阶
卓驭与大众的合作并非一朝一夕。自2018年起,双方携手进行技术对接、联合开发和认证升级,形成了完整的跨文化、跨体系协作机制。早在2024年5月,首批搭载双方共同开发的IQ.Pilot辅助驾驶系统的上汽大众途观 L Pro正式上市,随后全新一代迈腾、帕萨特Pro、探岳L以及途昂Pro上也陆续搭载,让消费者切实体验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
卓驭不仅具备过硬技术实力,还获得国际标准认证认可。2025年8月1日,卓驭成功通过大众集团、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三方联合A-Spice CL2审核,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该认证的供应商。这一成就不仅证明了卓驭在软件开发质量和流程管理上的实力,也为其全球市场快速布局提供了关键通道。
布局欧洲市场,智驾平权新标杆
在展会期间,欧洲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深度进一步升级。现场多款欧洲新车型搭载了来自中国的动力电池与智能驾驶核心部件,其中德国某豪华品牌展出的纯电动SUV采用了卓驭提供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该控制器集成了高精度地图定位与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可实现高阶智驾功能。德国汽车电视栏目主持人罗宾·施密特在车展直播中称:“欧洲汽车工业在制造经验和品牌影响力上有优势,而中国在智能化技术和数据积累上更具活力,双方合作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德国汽车电视栏目主持人 罗宾·施密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参展公司欧洲区域负责人尼尔斯·奥德迈耶在采访中指出,今年最大的亮点是中德合作的紧密程度。智能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需求非常强烈,既能服务新能源车,也能服务燃油车。这种跨领域、跨动力形式的技术合作,使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在欧洲市场具备独特优势。
中国参展公司欧洲区域负责人 尼尔斯·奥德迈耶(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智驾出海,走向全球
卓驭与大众的深度绑定为中国智驾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双方在七年的合作中不断迭代升级技术,形成多个可借鉴的全球案例,为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突破动力形式限制、实现全球可享的智驾平权提供了示范。
未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中国智能化企业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深化与国际汽车巨头的合作,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欧洲和全球的普及。卓驭以此次慕尼黑车展为新起点,将进一步完善本地化运营体系,助力全球消费者享受更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在央视的关注和肯定下,中国汽车智能化正从亮相走向全球舞台,持续闪耀国际汽车产业。
可以预见,在中国汽车智能化出海和国际认可的双重推动下,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将在全球智能驾驶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领域,中国智驾技术都将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也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与平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