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问界M8战败用户洞察报告—电动汽车用户联盟
报告共计:39页
问界M8退订用户深度洞察:年轻人为何转身?理想成主要流向,现金补贴最能挽回
近日,电动汽车用户联盟联合北京烹小鱼咨询发布《问界M8战败用户洞察报告》,通过定量问卷(51份有效样本)与定性深访结合的方式,聚焦问界M8退订用户群体特征、退订原因及购车偏好,揭示了这一高端新能源车型用户流失的核心逻辑,也为品牌优化策略提供了关键参考。
从退订用户画像来看,这群“弃购者”呈现出鲜明的年轻化特征。数据显示,问界M8战败用户平均年龄36岁,较已下单/提车用户小2岁,其中31-35岁群体占比达41.2%,而这一年龄段在大定/提车用户中仅占22.7%。家庭结构上,52.8%的退订用户为一孩家庭,二孩以上家庭占比47.2%,与大定用户中55.2%的二孩以上家庭占比形成明显差异。职业分布方面,84.8%的退订用户为管理人员,集中在国有单位、私营/民营企业,教育、金融、IT行业是主要从业领域,家庭平均年收入48.9万,虽具备一定消费能力,但购车预算更集中在35-40万区间,40万以上预算占比仅13.7%,远低于大定用户30.7%的比例,对价格敏感度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退订用户与下单用户对华为品牌的认可度高度一致。70.6%的退订用户使用华为手机,84.3%对华为品牌“很了解”或“非常了解”,21.6%为华为忠粉,27.5%为生态粉。他们普遍认可问界的高端化定位,60.8%愿意接受问界品牌溢价,甚至高于对理想品牌的接受度(45.1%),且均将辅助驾驶视为重要购车因素,84.3%对华为辅助驾驶“很关注”或“非常关注”,27.5%表示“未搭载华为辅助驾驶就不会购买”,足见华为技术对这一群体的吸引力。
然而,价格与权益问题最终成为用户退订的“导火索”。58.8%的退订用户认为问界M8“价格超出预期/性价比不足”,47.1%觉得“权益/政策不符合预期”。从流失环节看,47.1%的用户在报价议价阶段放弃,其中69.6%的核心原因是“权益政策少”。不少用户反馈,问界M8无选装基金、充电桩不赠送,对比享界S9等同属鸿蒙智行体系的车型,以及问界M7上市时的丰厚权益,显得“诚意不足”。有用户直言“光说情怀,实际优惠干巴巴”,37.9%的用户期望2-3万的价格优惠,才愿接受当前配置。此外,部分用户对车型配置存在不满,比如“激光雷达从4个减为2个”“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仅支持局限区域”,与宣传预期的落差进一步推动了退订决策。
退订之后,用户的购车意向流向清晰。理想品牌成为最大“接盘者”,12.2%的用户计划购买理想L9,10.2%选择理想L8,8.2%关注尚未上市的理想i8;同时,华系车内部也存在分流,8.2%考虑问界M9,8.2%倾向享界S9,8.2%关注领克900。用户选择这些车型的原因各有侧重:理想L9凭借“旗舰车型认可度高”“终端优惠大”“儿童频道等人性化设计”吸引家庭用户;问界M9则因“内饰更精致”“社交属性强”成为部分用户的升级之选;领克900则以“29万起售价低于预期”“底盘扎实”的高性价比打动消费者。
若想挽回这部分用户,报告给出了明确方向。现金补贴/购车折扣是最有效的“诱饵”,72.6%的用户表示“若有现金补贴会重新考虑购买”;其次,免费升级智驾系统、延长整车质保至8年这两项措施,也能吸引47.1%的用户回头;提供车辆置换高额补贴、赠送终身免费基础保养的吸引力则分别为43.1%和39.2%。此外,用户对车型配置的需求也值得关注:64.7%偏好增程车型,92.2%倾向SUV车身形式,56.8%认为当前纯电续航“未充分满足需求”,37.3%期望纯电续航突破450km;配置方面,电动吸合门、HUAWEI XHUD专属AR影院、手势隔空开门是最受关注的功能,辅助驾驶上则更信任激光雷达方案,重视芯片算力与主动安全配置。
从这份报告不难看出,问界M8的退订用户并非对品牌与技术不认可,而是在“性价比”与“体验预期”上未能得到满足。对于问界而言,若能针对性调整价格权益策略,优化配置宣传与交付体验,凭借华为技术背书与用户基础,仍有较大机会赢回这部分潜在消费者。而理想等竞品的成功经验,也为高端新能源车型的用户运营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技术之外,精准匹配用户价格敏感度与场景化需求,同样是打动消费者的关键。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39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