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直接单刀直入,简单易懂地解释一下为什么冬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会“缩水”。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通常是锂离子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是高度依赖温度的。
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会变得粘稠,锂离子的活动能力会大幅减弱。
这就导致:
充电变慢。
放电能力变弱。
充电时,离子移动慢,电池就更难“吃”进去电。需要输出动力时,离子移动也慢,就好像被“冻住”了,无法释放出全部的能量。你感觉电量掉得快,其实是可用的电量变少了,而不是电真的凭空消失了。
锂离子结构示意图▲(网图侵删)
有一些燃油车的暖风来自发动机的废热,几乎是“白捡”的。
而电动车完全不同,它没有发动机余热可用,驾驶舱的暖气全靠“电加热”。
就像在家里开了一个大功率的电暖器。
但是这套取暖系统的功耗非常高,是冬季耗电的主力之一,会直接“吞掉”你大量的续航里程。
汽车空调旋钮▲
为了让电池在低温下也能正常工作并延长寿命,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必须优先给电池包加热,让它恢复到合适的工作温度,通常是10-20℃。
这部分用来给电池“保温”和“加热”的电量,同样来自于电池本身,也就进一步减少了能用于行驶的电量。
但是这类耗电对于一些优秀的热管理系统来讲,并不是坏事,是可以提高整体的续航能力的。
假设有一些动力电搭配的热管理系统中没有搭配电池升温的功能,那么它在极寒地区可能续航就会在正常续航的里程上打六折。
而一些加入了电池加热材料(如pi加热膜、PTC柔性加热膜、硅胶加热片和环氧板加热片等等,只要是能给电池加热的材料都行)的车辆,虽然每次启动电池加热功能都会损耗一定电量,但是综合续航能能够最高达到正常程度的80%。
相对于没有加热功能的车辆提高了极大的冬季续航。
冬天冷空气密度更大,车辆行驶时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会增加。
低温可能导致轮胎胎压降低,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其他能耗则是,有的车辆可以加热方向盘、座椅、除霜除雾等功能,也在默默消耗着电量。
等等一些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续航。
方向盘加热和后视镜除霜除雾▲
冬季续航下降,主要原因不是电池坏了,而是低温导致电池可用容量降低,同时大量的电量被用于给乘员取暖和给电池自己保温。
所以,这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当天气转暖,电池的活性恢复,它的续航表现也会随之回升。
了解这一点后,有条件的车主们可以通过提前预热电池、使用座椅加热(有的比空调制热更省电)、停车在室内车库等习惯,来有效改善冬季的续航表现。
我是宝益科技,一位深入研究分享新能源汽车配件、动力电池热管理材料创新解决方案的人,希望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