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连一万五都拿不出来。”听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去看日历,确认今天不是愚人节。五年前,他在博鳌论坛上说“2021年要让无人驾驶出租车开进上海外滩”,现场掌声雷动;五年后,南京栖霞区法院因为同一万五的欠薪仲裁找不到他,只能公告送达。掌声和公告之间,隔着一条血淋淋的自动驾驶寒冬。
很多人把故事简化为“明星大佬翻车”,可真正刺痛行业的,是那一万五背后的账本:账上真的一分钱都没有了吗?还是已经分光、转光、套光?答案没人知道,因为公司注册地大门紧锁,物业说“去年就退了”,前台电话停机,公众号停更在2024年2月14日,推送标题是《5GAI让出行更安全》。情人节那天,它给自己送了最后一朵玫瑰,然后无声倒下。
我第一次见王劲是2018年春天的深圳,他刚把公司从硅谷搬回国内,穿着印有“5GAI”字样的黑色帽衫,像移动广告牌。晚宴上他掏出一部手机,播放车辆在栖霞大道上无人驾驶的视频,时速七十,方向盘自己打转。他眯着眼说:“单车智能是小儿科,我要让路灯、红绿灯、路牙子一起长脑子。”那一刻,我相信他真这么觉得——让整座城为车服务,而不是让车战战兢兢地猜路。
后来我才想明白,雄心越大,死得越快。车路协同不是不好,它太好了,好到必须等国家把钱、把标准、把基建、把数据接口全部铺好,初创公司只能排队领糖。可资本没耐心,三年没落地,他们就换下一个风口。2023年3月,中智行最后一笔融资到账,金额没披露,业内传“不到两亿”,还要签对赌——2024年底前L4无人车要在江苏跑出一百万单。当年年底,苏州大道的智慧灯杆连4G都没升级完,5G基站卡在图纸会签。对赌失败,下一轮融资直接归零。
现金流断裂的声音不是轰隆一响,而是滴答滴答。先是2024年6月北京分公司退租,留下一地拆下来的激光雷达包装盒;接着深圳团队整编“搬家”到福州,其实只剩行政和财务;10月福州办公室停电,物业贴出欠费单,金额精确到小数点:21936.47元。员工在群里问“工资还发吗”,HR复制粘贴同一句话:“公司正在筹措资金,请耐心等待。”11月,有人把中智行告到仲裁委,标的正是那一万五。法院去银行查账户,余额只有三位数,不够付执行费,于是裁定破产。像一部慢放的电影,最后一帧停在“无法取得联系”。
同样路线押错的还有清研微视。这家清华系独角兽曾把“车路协同”写进PPT每一页,2024年估值冲到九十亿,一年后资产拍卖,实验室的台式机按斤卖。拍卖师喊出“三千块一次”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所谓前沿科技,在二手市场按斤计价。更惨的是图森未来,纳斯达克上市当天市值百亿美元,如今退市,官网只剩一句“感谢相伴”。它们不是输在技术,是输在“技术-基建-盈利”时间差。投资人可以陪你烧钱,但没人愿意陪你烧到地老天荒。
有人反驳:Waymo也做车路协同,凭什么活?答案简单到残酷:人家爹是谷歌,兜里揣着一千亿现金,亏十年也亏得起;你拿的是人民币基金,五年就要DPI。用中国的土壤种美国的花,第一年好看,第三年连盆都保不住。
那单车智能就高枕无忧吗?远不是。文远知行二季度亏四个亿,小马智行亏三点八亿,亏得比去年还多。它们能撑,是因为账上还有上一轮剩下的余粮,以及快速落地的Robotaxi、干线物流、港口重卡,能让投资人看见“也许明年能回点血”。中智行连“也许”都给不了,因为车路协同的收费模式至今没人跑通:向车主收?路还没智慧。向政府收?财政预算刚砍完。向保险公司收?数据没打通,责任扯不清。三角债悬在头顶,谁都不敢先买单。
王劲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24年9月,在无锡世界物联网大会,他穿同一款黑色帽衫,只是“5GAI”字母已经起球。演讲超时两分钟,被主持人礼貌打断,他下台时回头补了一句:“请大家再给车路协同一点时间。”现场掌声稀疏,因为台下的人都在刷手机,看美股激光雷达公司股价又跌十个点。那一刻,他大概已经知道结局,只是不愿认输。
法院公告贴出后,我去栖霞大道转了一圈,智慧灯杆装了不到两公里,有的杆子连摄像头都没装,只留一个空洞,像没长牙的孩子。风一吹,洞口发出呜呜声,仿佛在说:你看,路还在等车,车已经等不到钱。
故事写到这儿,如果你以为只是自动驾驶的悲欢,那就小看它了。所有需要基建配合的前沿创业——量子通信、氢能重卡、低空通航、可控核聚变——都站在同一条裂缝上:技术早就ready,市场永远差一点。裂缝里躺着无数王劲,他们曾把蓝图推到投资人鼻尖,如今连一万五都拿不出来。
所以下次再听到“三年商用、五年量产”的口号,别急着鼓掌,先问三个问题:谁为基建买单?账上现金够烧多久?假如明天融资关闸,公司能不能活到后天?回答不上来,再好的技术都是空中楼阁。毕竟,法院公告不会因为你曾经辉煌,就把字体缩小一号。
栖霞大道尽头,红绿灯依旧按部就班地闪烁,车来车往,没有谁记得这里曾有一家公司想给它们装大脑。夜幕降临,灯杆上的 5G 徽标反射出冷白光,像一块无人认领的墓碑。
上一篇:体验腾势N7智能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