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港交所官网挂出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博泰车联网”)PHIP(聆讯后资料集),标志着这家深耕智能座舱与智能网联领域十余年的头部企业正式通过聆讯,即将登陆港股市场。作为行业内少数实现“软件+硬件+云端服务”一体化布局的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的资本化进程不仅印证了资本市场对智能座舱领域的看好,更凸显其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的龙头地位与增长潜力。
当前,万亿级汽车智能化赛道正加速崛起,智能座舱作为转型的“核心入口”,正成为行业竞争的战略高地。数据显示,中国仅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290亿元飙升至2029年的29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8.4%。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是高端及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对“沉浸式车内体验”的迫切需求,以及中国OEM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明确趋势。
在这条高增长赛道上,博泰车联网已建立起稳固的行业地位。据灼识咨询统计,按2024年出货量计,博泰以7.3%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更值得关注的是,在高端市场,博泰的领先优势尤为显著——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定点数量,在中国供应商中排名第一,成为高端车型智能化的“隐形冠军”。
客户结构进一步印证其龙头实力,2024年中国前五大OEM中,三家采用了博泰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其中两家同时选用其网联服务;合作名单既包括主流中国车企,也涵盖阿维塔、岚图等快速崛起的新能源品牌,以及国际OEM,形成“全梯队覆盖”的客户矩阵。
与行业内多数聚焦硬件的供应商不同,博泰车联网以“差异化打法”构建核心竞争力。其首创的“软件+硬件+云端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打破了传统智能座舱的功能边界,可根据车企需求提供从域控制器到操作系统、从显示屏到网联服务的定制化组合,实现“一车一方案”的深度适配。
这种模式的背后,是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生态整合能力。作为中国最早布局智能座舱的企业之一,博泰早在2013年就推出国内首款民营车规级操作系统;目前正联合全球领先科技公司及部分中国汽车OEM研发全自主知识产权车载操作系统,同时通过合资公司推进国产车规级芯片上车,从底层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让其技术实力获得权威认可,2023年被国家发改委等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和网联相关的两项自有技术创新经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认定达到部分指标国际领先,整体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4年底,其注册发明专利数量在国内智能座舱及网联服务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数据显示,近年来博泰车联网的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2.18亿元增至25.57亿元,三年间营收实现翻倍;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7.54亿元,同比增长34.4%,延续高增态势。
增长动力基于博泰强大的技术实力,与上游企业、下游OEM客户以及其他服务供应商的深度协同。随着港股上市进入倒计时,博泰车联网有望借助资本力量加强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优势并拓展海外业务,实现营收双增长和跨越式发展。在智能座舱赛道的黄金发展期,这家兼具技术深度与市场广度的龙头企业,无疑将成为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