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加速渗透
近年来,消费者对车内交互体验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推动了智能座舱的快速渗透。根据LP Information最新发布的《全球汽车智能座舱芯片市场增长趋势2025-2031》, 2024年全球汽车智能座舱芯片市场规模大约为3912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到8652百万美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2.2%。
2025年至2031年间复合增长率显著高于整体汽车半导体行业平均水平。这背后不仅是新能源车的放量,更是智能化体验成为市场竞争新焦点的直接结果。券商研报普遍认为,智能座舱芯片正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加速下沉,形成规模化应用。
产业链格局重塑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际巨头如高通、英伟达、瑞萨在座舱芯片市场仍占据领先地位,但国内厂商正加快追赶,地平线、芯擎科技等企业在年报和政府产业支持政策的推动下,正在快速突破算力和生态壁垒。与此同时,头部车企通过自研或联合开发,试图掌握芯片核心能力,特斯拉、比亚迪已在智能座舱SoC上有战略布局。随着生态闭环的形成,产业链合作模式逐渐从单一供应转向平台化、生态化。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政府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智能座舱芯片作为关键环节,正获得研发补贴和资本市场高度关注。根据企业年报披露,头部厂商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AI算力、低功耗架构和操作系统兼容性成为技术突破方向。资本市场也对该赛道保持乐观,投资热情高涨。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智能座舱芯片将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迎来快速扩张,并逐步形成国产替代和国际竞争并存的新格局。
整体来看,汽车智能座舱芯片行业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生态中的关键制高点,谁能率先在算力、生态和成本上取得平衡,谁就将在这场新一轮汽车产业革命中掌握话语权。
文章摘取路亿市场策略(LP Information)出版的《全球汽车智能座舱芯片市场增长趋势2025-2031》,本报告将深入分析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及各国的多样化应对措施,评估其对市场竞争结构、区域经济表现和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本报告还包含:
汽车智能座舱芯片行业发展趋势、驱动因素、及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等;
汽车智能座舱芯片制造成本分析,包括 电缆和电线定位器 的原料及供应商、生产成本分析、生产流程、供应链等;
汽车智能座舱芯片行业的销售渠道、分销商及下游客户等。
更多资料:LP information, Inc.其成立于 2016 年,是美国领先的行业信息出版商,致力于收集全球行业信息,业务范畴广泛,涵盖深度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数据统计以及行业信息等多个领域,旨在协助企业领导人做出明智决策。2021 年,路亿(广州)市场策略有限公司承接了其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工作,进一步将专业服务覆盖至中国市场。LPinformation(路亿市场策略)凭借高质量的市场研究报告和具备竞争力的价格,为包括汽车智能座舱芯片市场在内的各行业参与者提供服务,助力企业全面了解产品信息,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降低运营风险与损失,提高收入,最终取得卓越成就,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