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这个事儿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身边好多年轻人都这么设置。你说这好好的朋友圈,咋就只给人看三天的内容了呢?我就老纳闷,这背后到底藏着啥小心思。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以前发朋友圈那叫一个勤快,出去玩拍了好看照片,必须发!吃到啥好吃的,也得发个动态馋馋大家。可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我也默默把朋友圈设置成仅三天可见了。一开始我也没细想为啥,后来琢磨琢磨,这里面事儿还挺多。
你看,现在这社交关系啊,复杂得很。微信好友列表里,啥人都有。有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闺蜜,也有工作上认识的各种合作伙伴,甚至还有些一面之缘,就加了微信,之后基本没说过话的 “陌生人”。以前吧,朋友圈真就是朋友的圈,大家分享生活,互相点赞评论,感觉特亲切。但现在呢,发个朋友圈都得小心翼翼。你说要是发点日常琐碎,怕别人觉得你太无聊;发点工作上的成就,又怕被说在炫耀。就拿上次我发了张自己升职的朋友圈来说吧,本来挺高兴一事儿,结果有个不太熟的朋友在下面评论:“哟,这么厉害啊,是不是走了啥捷径?” 当时我这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你说我努力工作换来的成果,咋还遭人这么误解呢。从那以后,我就觉得朋友圈不是个能随意分享的地方了,好多事儿宁愿憋在心里,也不想发出来让人评头论足。我猜啊,好多年轻人跟我想法差不多,这可能就是大家设置仅三天可见的一个原因,不想让太多人,尤其是那些不太熟的人,过度介入自己的生活。
还有啊,咱年轻人谁还没个 “黑历史” 呢。以前年少轻狂,发的朋友圈那叫一个幼稚。我记得我高中时候,特别喜欢发一些伤感的文字,现在回头看,脚趾都能抠出三室一厅。要是朋友圈全开放,这些 “黑历史” 不就全暴露了嘛。每次想到有新认识的朋友可能会翻到我以前那些 “羞耻” 的动态,我就浑身不自在。所以啊,设置仅三天可见,也算是给自己留个面子,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咱不想让别人通过以前的朋友圈来定义现在的自己。
而且吧,我觉得现在这网络环境也挺让人没安全感的。你说咱发个朋友圈,照片里可能不小心拍到了家里的地址,或者晒了新买的贵重物品,保不齐就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盯上了。虽说这种事儿不一定会发生,但防患于未然嘛。就像我有个朋友,她有次发朋友圈晒了自己出国旅游的照片,结果回来发现家里遭贼了。虽说这不一定和朋友圈有直接关系,但这事之后,她就立马把朋友圈设置成仅三天可见了,还提醒我以后发朋友圈也得注意保护隐私。
再从另一个角度想,朋友圈本应是我们记录生活、分享心情的地方,可慢慢地,好像变味了。现在好多人发朋友圈,都不是为了单纯分享,而是为了塑造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每次发个动态,都得精修照片,绞尽脑汁想文案,就怕发出来的东西不够 “完美”。这样一来,发朋友圈不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儿,反而成了一种负担。我有时候就想,我为啥要为了别人的眼光,这么折腾自己呢?还不如就设置仅三天可见,爱咋咋地,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知道就好。
这么看来,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真的反映出这届年轻人在社交上的一些恐惧和无奈。我们渴望社交,希望能和朋友保持联系,但又害怕被过度关注、被误解,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也不想被朋友圈这种社交平台所束缚。家人们,你们是不是也这么想的呢?你们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又有啥背后的故事呢?快来评论区跟我唠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