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一到冬天,咱开车的都得面临一个问题 —— 热车。这事儿看似简单,里头学问可大了。以前我就老觉得,冬天外面冷,车得多热会儿,才对发动机好。但后来才知道,热车时间可不是越长越好,有时候过了头,反而伤发动机!今天咱就好好唠唠,冬季热车到底咋回事。
你说为啥要热车呢?其实啊,车停一晚上,发动机里的机油都流回油底壳了。早上一启动,发动机上半部分没机油润滑,干磨可伤机器了。就好比你让机器没润滑油就开始干活,那磨损得有多快。而且冬天机油变黏稠,流动性差,这时候热车,能让机油快点流到该去的地方,给发动机各部件穿上一层 “保护衣”。
以前我一直以为,热车嘛,就原地怠速,等个三五分钟,等水温上来了再走,稳当。后来看了些资料,又听修车师傅讲,才知道这想法错得离谱。有实验表明,发动机机件超 90% 的磨损,都在冷车发动后 3 分钟内。长时间原地怠速热车,发动机进气量低,汽油燃烧不充分,就容易产生积碳。积碳这东西,就像发动机里的 “脏东西”,多了会影响动力,让发动机抖个不停。而且怠速热车油耗高啊,发动机空转着烧油,钱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再加上汽油燃烧不充分,尾气排放污染也大,对环境不友好,还加重三元催化器的负担。
那热车多久合适呢?其实真不用太久。一般来说,启动后原地热车 30 秒到 1 分钟就行。这时间,机油差不多能流到发动机关键部位,给活塞、连杆、曲轴这些 “干活的” 提供润滑。然后咱就可以慢慢开车上路了,注意,刚上路别急着大脚油门,发动机转速别超 2000 转,保持低车速行驶。等水温慢慢上升到正常温度,大概 90℃左右,这时候就可以正常驾驶啦。要是你在南方,冬天不算太冷,热车时间还能再短点,15 秒到 30 秒就行。
我有个朋友,以前冬天热车,一热就是 10 分钟。他觉得热得越久,车开着越顺。结果有次去保养,修车师傅说他发动机积碳严重,都是长时间热车闹的。后来他听了师傅建议,改了热车习惯,启动后热个 1 分钟就慢慢开车走,一段时间后,明显感觉车动力恢复了,油耗也降下来了。
对了,现在车的技术也在进步。以前老车,用的化油器,冬天确实得好好热车,不然燃油和空气混合不好,车跑起来没力。可现在大部分车都是燃油喷射、缸内直喷技术,发动机没那么 “娇贵” 了,不用长时间热车。像一些豪华车,还能智能调整动力输出,根据排气管氧传感器反馈,判断缸内燃烧情况,自动调整喷油量。
所以啊,家人们,冬季热车别再盲目长时间怠速了。30 秒到 1 分钟,然后慢慢上路,边开边热车,这才是对发动机好,还省钱、环保的做法。你们冬天热车一般热多久?有没有因为热车闹出过啥 “乌龙”?评论区分享分享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