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视界今天分享的是人工智能AI芯片行业研究报告:《智驾芯片行业:技术普惠因风起,国产替代恰逢时》,报告由浦银国际发布。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随着汽车智能化浪潮推进,智驾芯片作为智能电动车核心部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的演进,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功能之一,智驾芯片则是相关功能实现的核心部件。而辅助驾驶功能迭代对算力、软硬件复杂度等提出更高要求,智驾芯片市场呈快速扩张态势,逐渐成为产业链价值高地。根据Frost & Sullivan 测算,全球用于ADAS 功能的智驾SoC 市场规模将在2028 年达到人民币925 亿元。我们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给予“超配”评级。
辅助驾驶渗透率加速提升,自主车企“智驾平权”叠加自动驾驶技术 不断演进,带动智驾芯片量价齐升。2025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ADAS 装车率已达82.6%,完成功能普及后,车企开始追求智驾能力的两端扩展,以促销量。一方面,自主车企大力推进“智驾平权”,将 高速 NOA 功能搭载车型价格带进一步下探,带动行业整体智驾芯片用量增加。另一方面,自动驾驶算法继续向前演进,头部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向VLM/VLA 演进,软件复杂度的提升推高了对于芯片硬件的需求,促使智驾SoC 芯片及相关解决方案的单车价值量提升。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崭露头角,量产玩家领跑,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中国是全球智驾芯片主力消费市场,车企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障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激烈的现实背景驱使车企对产品性价比和迭代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国产智驾芯片厂商的量产经验积累,国产化趋势加速。目前,国内厂商替代海外智驾芯片的份额仍有较大成长空间。考虑到整车开发周期的客观规律,成熟的量产产品、数据积累构成地平线和黑芝麻的先发优势,有望率先放量并扩大自身优势。我们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和黑芝麻智能(2533.HK),均给予“买入”评级。
凭借技术共通性与可拓展性切入广义机器人领域,打开长期增长的想象空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潜在市场将逐步扩大。作为AI 技术赋能的两大重要场景,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初步展现出产业融合趋势,智驾芯片供应商加速布局机器人领域。凭借SoC 硬件、算法及车规量产经验的能力积累,智驾芯片厂商有望通过芯片硬件及相关算控产品,在泛机器人领域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幻影视界整理分享报告原文节选如下: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幻影视界整理分享的资料仅推荐阅读,用户获取的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