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在1565.3万辆的半年度销量背后,正式宣告“油电共生”时代到来。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44.3%,与燃油车几乎平分天下。
区域市场呈现显著差异:一二线城市新能源增速迅猛,三四线城市则仍以燃油车和混动车型为主。在这一背景下,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为战略核心,1-8月实现累计销量近70万辆,8月单月破9万辆,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战略韧性。
企业的成功源于其对双技术路线的坚定投入与精准执行:一方面推动燃油车智能化升级,稳住基盘市场;另一方面布局电动化多元创新,抢占未来赛道。而其背后贯穿始终的,是长期主义的发展理念与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
燃油车:实力之上,更赋智力
上汽大众深刻理解燃油车在中国市场,尤其是下沉市场和中老年用户群体中仍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2025年1-7月,其燃油车市占率提升至8.8%,朗逸、帕萨特、途观等车型持续领跑细分市场。
朗逸凭借均衡的产品力和口碑积累,8月销量突破2.4万辆;帕萨特家族则通过双前脸设计和科技升级,吸引更多家庭与商务用户;途观L与途观L Pro则依托空间与性能优势,牢牢占据中型SUV市场头部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通过“Pro”系列车型实现产品智能化跃迁。在保留德系驾控品质与机械可靠性的基础上,全新一代Pro车型全面升级智能配置。
包括搭载高性能芯片的智能座舱系统,实现多模态交互、场景定制和沉浸式娱乐功能;智驾方面则提供覆盖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的辅助驾驶能力。这些升级不仅强化了产品竞争力,也重塑了用户对燃油车的认知边界。
服务层面,上汽大众推出“全生命周期关怀计划”,为用户提供包括保养套餐、保值回购、终身质保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极大增强了燃油车用户的长期信赖与品牌黏性。
新能源:高度与精度并重
在电动化领域,上汽大众秉持务实且开放的态度,拒绝“一刀切”的能源策略,而是选择纯电、插混、增程多线并举,以适配中国多样化的用车环境和消费需求。
根据规划,到2026年将推出6款新能源车,2030年扩展至20款以上,实现从大众化到豪华市场的全面覆盖。上汽奥迪E5 Sportback是这一战略下的关键落子。
作为品牌首款豪华纯电车型,E5 Sportback依托奥迪全球顶级电动平台,具备领先的续航、充电与性能表现;同时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深度本土化开发,包括智能座舱接入本地生态、智驾系统优化中国路况、软件功能支持持续迭代。
该车在成都车展以亲民价格和越级配置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体现出上汽大众进军高端电动市场的决心与能力。
系统变革:支撑“油电同进”的企业基石
上汽大众的转型远不止于产品与技术层面。近年来,企业持续推进研发、制造、供应链与人才体系的深度变革。研发方面,扩大本土团队规模,重点攻坚智能座舱…尤为关键的是,企业推动中外合作模式全面升级。
中方在产品定义、智能化开发与市场运营中扮演更主导角色,外方则提供全球技术资源与质量背书,双方形成更均衡、更高效的战略协同。
上汽大众以理性、包容的战略心态,坚持燃油与电动双线共进,展现出传统车企头部玩家的韧性与智慧。其实践说明,真正的产业转型不在于抛弃过去,而在于面向未来系统重建。在“油电共生”的新时代,上汽大众正以其稳健与创新并重的发展模式,为行业提供一条可持续、可借鉴的转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