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年中国车市进入“油电共生”的新阶段,许多品牌仍在犹豫摇摆,上汽大众却以清晰的“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稳步前行。
1-8月企业累计销量近70万辆,8月单月销量突破9万辆,环比增长9%,持续巩固其合资领导者的地位。这一成绩不仅体现出企业强大的市场根基,更折射出其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清醒与战略执行上的坚决。
背后是上汽大众对燃油车和新能源两大阵地的同步深耕——既通过智能化延续燃油车生命力,也以多元技术路线推进电动化创新。而其贯穿始终的核心逻辑,是拒绝牺牲用户体验为单一技术路线妥协,一切以场景适配和需求满足为先。
燃油车的智能焕新:Pro家族的崛起
尽管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上汽大众始终认为燃油车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不可替代,尤其在充电设施尚未全覆盖、用户存在里程焦虑的区域市场。
2025年1-7月,企业燃油车市占率同比增长1.2%,达8.8%。主力车型朗逸、帕萨特、途观家族表现稳健,其中朗逸8月销量2.4万辆,帕萨特近1.9万辆,途观系列超1.8万辆,持续领跑各自细分市场。
但真正的突破来自企业推动的“燃油车智能化革命”。上汽大众推出的“Pro”系列车型——帕萨特Pro、途观L Pro、途昂Pro,在机械层面延续德系品质,搭载成熟稳定的动力总成与扎实底盘调校;在智能层面则实现全面跃升,包括标配基于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系统,支持AI语音助手、L2+级智驾系统。这些升级使燃油车在科技体验上直追电动车,成功吸引更广泛年龄层的用户。
为进一步降低用户决策门槛,上汽大众还推出“燃油车终身质保”计划,覆盖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并配套透明售后报价和24小时在线客服,彻底解决用户对燃油车后期维护成本的顾虑。
新能源的务实布局:纯电、插混、增程三线并行
在电动化方面,上汽大众始终坚持技术多元与市场细分的策略。
企业不盲目追求纯电单一路线,而是同步发展插电混动与增程式技术,以精准适配不同用户的用车场景——纯电满足城市日常通勤,插混适合城际高频出行,增程则面向充电不便但青睐电车驾乘体验的用户。到2026年,将推出6款新能源车;2030年产品阵容将超20款,实现从大众化到豪华市场的全覆盖。
上汽奥迪E5 Sportback是这一布局下的里程碑产品。该车基于奥迪高端纯电平台打造,不仅具备领先的三电技术与续航表现,更在智能化层面实现全面本土化创新。
其智能座舱接入国内主流内容与服务生态,语音系统支持多意图识别与可见即可说,智驾系统则针对中国复杂路况优化,包括增强的拥堵辅助与无保护左转能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E5 Sportback在研发初期就由中德团队共同参与,真正实现“全球标准+本土需求”的融合。
战略纵深:从“合资1.0”到“合资2.0”的跨越
上汽大众的转型是企业级、系统性的,为支撑双线战略,企业大幅增加本土研发投入,企业持续推动中外合作模式升级。德方更多专注于平台架构与全球质量标准,中方则主导智能化功能定义、本土化适配与市场运营,双方形成更高水平的协同关系。
上汽大众的成功证明,在产业转型期,企业既不能固守传统,也不能冒进颠覆,而应在传承中创新、在平衡中发展。其“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策略,为中国合资车企提供了宝贵的发展范式——唯有基于用户真实场景、兼顾技术理性与市场细分的系统布局,才能在长期竞争中持续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