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天津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多部门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与高质量发展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期间,与会嘉宾针对如何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环境、推动产业升级等核心问题提出多项建议。
商务部在会上披露,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已累计收到830万份申请。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商务部计划持续开展“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通过供需对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下沉。同时,相关负责人透露,汽车流通领域的税费改革已被列入下一步工作重点。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强调,将鼓励地方在破除消费限制、拓展汽车后市场服务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汽车消费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则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据装备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介绍,部门正牵头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重点攻关方向包括新一代动力电池、车用芯片、自动驾驶系统等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化落地。工信部将实施新一轮稳增长措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政策,同时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探索建立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体系。
论坛期间,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竞争力评价体系正式发布。专家指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全球化布局,规范海外竞争行为、防范无序扩张成为关键。该评价体系旨在为企业“出海”提供科学指导,促进国际市场协同发展,避免国内恶性竞争向海外延伸。与会代表认为,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形象,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